文/片 本报记者 曾现金 本报通讯员宋仰东
16日至17日,济宁市、区两级卫生监督部门联合整治城区的非法行医行为,取缔了19家“黑”诊所。一周后,这些“黑”诊所的整改情况如何?24日上午,记者跟随任城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卫生监督员回访了辖区内被取缔的“黑”诊所,5家黑诊所均已关停。
非法医疗机构一律被关停
24日上午,记者跟随卫生监督员来到谢营小区南侧一诊所,这是一家由民宅配房改建的社区诊所。记者看到,这家诊所的牌匾已经被撕坏,仅剩下另一半还未处理。“我们已经停业了。你们看诊所的门已经锁上了。”看到卫生监督员来巡查,这家诊所的一位女负责人说。任城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医疗机构卫生监督科科长王合英介绍说,这个诊所曾是市中区人民医院下属的门诊部,行政区域调整后,曾是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下属的门诊部,随后医院撤销了在社区设立的门诊部,并收回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这个门诊部由个人承包,但是一直没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卫生监督员又来到任城区南张镇宋庄一诊所。记者看到,诊所的大门紧闭,但是字迹模糊的“专家门诊”的招牌还悬挂在墙上。“这里曾是一个社区全科门诊,但是一直属于无证的非法医疗机构。”王合英说,8月份,卫生监督部门曾查处过这家诊所,但是在三个月内,没有执行卫生监督部门的处罚决定。为此,我们已经将这起案件移交给任城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回访过程中,记者看到都市花园小区内的两家诊所大门紧闭,墙体上没有任何标识。鸿顺花园大门左侧的一家诊所,墙外的匾牌已经被拆除,墙上还残留着拆除匾牌后留下的痕迹。
王合英说,卫生监督部门对非法医疗机构采取得力措施,三个月拒不
执行处罚决定的,卫生监督部门将案件移交给任城区人民法院,今年已经移交了17起这类案件。
假挂靠诊所迷惑性最大
记者从济宁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了解到,目前非法医疗机构分为假挂靠、假诊疗和“家诊所”三类,其中以家作为诊所(家诊所)的非法医疗机构隐蔽性较强,假挂靠诊所迷惑性最大。
“挂靠在大医院名下,以医院门诊部的名义在社区开展诊疗行为,这类诊所最能迷惑市民。”济宁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卫监四科科长李军说,在越河北街就查处了一家这样的诊所,这家诊所原来悬挂着济宁市中医院第一门诊部的牌匾。在检查过程中,卫生监督员现场进行了电话核实。经核实,这家诊所实际上并不是医院下属的门诊部。
一些康复理疗门诊扩大功效,宣称能治疗颈椎增生、骨质增生等疾病。李军说,其实这是典型的假诊疗门诊,这些门诊只能提供整骨、推拿等简单的康复理疗服务,属于康复理疗保健服务,并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属于医疗机构。而这些业主却打着专家坐诊的旗号,宣称能治疗颈椎增生、骨质增生等疾病,忽悠附近居民就诊。
“家诊所”是非法医疗机构中执法难度最大的一类。李军介绍说,这类非法医疗机构具有流动性、且隐蔽性强,经常和卫生监督部门打“游击战”。在二楼悬挂一个牌匾,将诊所设在普通的居民院落内,卫生监督部门
检查时,诊所就关门停业;平时,诊所又会开门开展输液等诊疗行为。卫生监督员虽然具有执法权,但是不能擅闯民宅,查处其非法行医行为。只有和公安部门联合执法时,才能取缔这类非法诊所。经过五年的整治,目前这类诊所已经很少见了。
看看公示栏就能辨真伪
24日上午,任城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监督员来到益民东区附近的一家口腔门诊,根据综合评定分数,为医疗机构评定等级,这就是济宁市目前正在医疗机构中推广的卫生监督公示制度。“在医疗机构显眼的位置悬挂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栏,市民可以直观地了解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济宁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韩允启说,在公示栏上公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务人员资质证书复印件,卫生监督机构综合评价结论(公示等级)等内容,还公示公示日期、举报投诉电话等内容,这样就能帮助市民识别医疗机构的真伪了。目前,全市正在推广这种制度,年底前中小医疗机构将全面推行卫生监督公示制度。
“乡镇卫生院托管村卫生室,推行医疗机构乡村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非法行医行为。”王合英说,原来村支书是村卫生室的法定代表人,乡镇村卫生室的法定代表人是乡镇卫生院院长,乡镇卫生院合理调配村医的工作场所,杜绝了原来多名村医共用一个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现象。记者了解到,目前这种制度也在逐步推广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