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是世界残疾人日。临沂作为全国100个创建无障碍建设城市之一,本月将接受国家有关部门验收。临沂城市的公共设施能满足残疾市民的需要吗?本报记者兵分多路走上街头,对残疾人专用设施进行了调查。
体验>>
蒙眼走盲道障碍真不少
2日上午8时,记者来到蒙山大道和银雀山路交会附近的台北新城小区。正值上班高峰期,蒙山大道上人来人往。
“铺设盲道的地砖,长条表示通行,圆点表示停止或转弯。”记住了这个口诀,记者在同事的陪同下用布蒙上双眼,手里拿了根盲杖,沿着蒙山大道路东侧的盲道,由北向南开始体验盲人出行。
刚走了十几米,耳边传来同事的声音:“快停下,要碰上车了。”记者摘下蒙在眼上的布,只见一辆私家车正停在盲道上,挡住了前行的道路。
随后,记者又蒙上眼继续前行。又走出约30米远,记者突然感觉脚下踩到了一些坚硬的金属物,差一点被绊倒。记者取下布一看,脚下正踩着一条三四米长的铁链,盲道周围还有10余个隔离墩。据了解,这些隔离墩和铁链是附近银行用于阻止夜间居民停车设置的。
记者看到在这段不到百米的路程里,部分铺设盲道的地砖不见了踪影,还有的已经伤痕累累。
现状>>
主要路段设施配置挺齐全
2日下午,记者在金雀山路临沂电视台西侧看到,长约200米的路段上有20多家店铺,除了一家商业银行设有残疾人坡道,其他都只有台阶,而没有设置残疾人通道。新华路等路段也都存在。记者在走访时发现,市区沂蒙路、银雀山路等主要道路景点,盲道设施比较齐全,在人民广场附近的公厕内,除了设有轮椅入厕坡道,还有残疾人专用厕位和专用脸盆。
在沂州路与银雀山路交会处路口,还设置盲人过街提示音响装置。此外,在市区主要公交站点处,设置了盲文触摸站牌。
声音>>
期待设施更健全,更加人性化
“现在一些商场里的坡道设计也不尽如人意,上面铺的瓷砖不防滑,稍微沾点水就变得很滑。常人走在上面都不稳,更何况我们这些拄着拐杖的残疾人呢?”有肢体残疾、只能靠拄拐行走的陈先生对记者说。
“我经常和小伙伴们到广场上去玩,有时候尝试着使用盲道走路,但要到其他地方或是更远的地方,家长还是会不放心。”家住人民广场附近,就读于临沂特殊教育中心盲四年级的王安琪告诉记者。
“在残疾人中,最需要关怀的就是盲人,在他们出行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独自横穿马路,由于马路上车流比较大,也没有设立盲道,如果在路口没有盲人过街提示音响装置和他人的帮助,他们将会寸步难行。”临沂市特殊教育中心有着13年教学经验的申永丽告诉记者。
申永丽认为,市区为盲人设置的标示物还太少,例如街道名称,盲人走到一条街上,如果没人提示,他就不知道是哪条路。
另外,一些市民也向记者反馈了自己的建议,一些市民认为,人行道上应该增加盲道,通常马路很宽,盲人想独自过去很难,往往会走偏。而且在斑马线上也应该设置盲道,这对汽车、正常行人影响不会太大,但是却能帮助盲人顺利过马路。
“如果能把红绿灯的声音提示拓展到每个路口,那么盲人在户外行动就更加方便了。”市民张先生说。他认为这些都是我们关注残疾人时应该考虑的。
采访中不少市民建议,在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起来后,规范的管理和建设方法必须跟上,否则即便花了大笔资金建设这些设施也难以派上用场,不利于培养关爱残疾人的风气。
相关链接>>
投资亿元改造
无障碍道路
据临沂市残联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临沂市现有残疾人6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31%。近年来,临沂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配备更加完备,除了让残疾人在物质上享受到无障碍的便利,也要让他们在精神上实现真正的无障碍。
目前受益于无障碍设施建设的人群已经不再单纯是残疾人,很多老年人和儿童同样享受着无障碍设施带给他们的便利。
据了解,近年来,临沂市将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区先后累计投入1亿多元资金,建设和改造无障碍道路1000多公里,设置缘石坡道6500多处。
对不符合标准的公共建筑物按照无障碍标准进行了改造,增设了坡道和坡道扶手。2006年临沂市被命名为“省级无障碍示范城市”。2007年,临沂市被列入100个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
文/片 本报记者马峰刘海蒙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