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不能走啊,17年前的客人画像还没取呢。”
王金涛:笔绘老街不了情
  • 2010年12月03日 作者:
  • 【PDF版】

    王金涛等的“画中人”。

    王金涛现场作画。

    葫芦上作画。

    文/片 本报记者 刘丽

    改造中的财源大街,楼房被拆得七零八落,商铺也纷纷打出搬迁、甩货的招牌,曾经熙熙攘攘的景象已经成为脑海里的记忆。然而,有一位靠摆摊画像为生的民间艺人,却坚持每天在这灰尘满天飞的地方出摊营业。他说:“我不能走啊,17年前的客人画像还没取呢。”他,就是民间画像艺人王金涛。

    “我等他等了17年了”

    11月29日,记者路过坑洼不平的财源大街,远远看到一个冷清的画摊,摆放着一张张人物的“照片”。走近发现,这是用碳笔画的人物肖像。

    “画像还是取像?”坐在画摊边晒太阳的一位老人拿起画笔问。老人穿着一件普通的黑色夹克,里面套着厚厚的棉袄,拿笔的手指又黑又粗。“这是你画的?”记者怀疑地问到。“呵呵,是我画的。”老人从画摊下抽出两个泛黄的破旧画夹,底气十足地翻开说:“这是四开的头像,这是两开的半身像,还有上彩的人物,想画就在这椅子上坐40分钟……”。“你让老王画就放心吧,他画谁像谁,我家里人都在这里画过。”画摊旁边开维修店的左先生说。

    老人告诉记者,他叫王金涛,今年64岁,家住岱岳区北集坡镇赵庄村。他8岁拿起画笔自学,18岁走村串巷,画到哪,吃到哪,人称“土画家”。35岁进城摆摊,以画谋生,已经在财源大街附近画了20多年。

    “这条街正改造,太乱了,换个地方吧?”记者说。“20年前选在这条街上摆摊,就是看重它宽敞、繁华,现在确实落后了,但它是让我感觉最亲的路。”王金涛放慢了语速,拿出一张穿制服的年轻人画,无奈地说道:“这张画保存了十几年了,客人还没来取。要不是等老顾客,我早就换地方了。”

    记者询问得知,1993年,一位自称是哈尔滨的铁路公安,拿一张2寸的黑白照片要求画像。因为急着赶火车,留下20块钱先走了。“临走时他一再嘱咐我,让我别换地方,等到年底来取,所以我不能走啊!”

    王金涛告诉记者,现在财源大街上的行人、车辆越来越少,关门的商铺越来越多,很快就不能出摊了,但客人还没来取像,他很着急。“我答应等他,不能诓他,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得在附近守着画摊。”王金涛说,像这种情况的画还有11副,时间最短的也等了3年了。

    加拿大游客是他的粉丝

    虽然王金涛是个摆画摊的“土画家”,但却有很多“洋画迷”。

    在画摊展示框的左下角,放着一张他和两位外国人的合影。王金涛说,这俩人是十年前来爬泰山的加拿大游客。“当我给他们画完像时,他们露出很惊讶的表情,我能感觉出来他们很佩服我,所以我就没收钱。”第二天,让王金涛惊讶的是,两个人竟然带了20多张照片,让他三天之内画出来,要带回加拿大。王金涛一口答应下来,他觉得,画不完就是丢中国人的脸。三天后,20多张照片的素描画像交到两位加拿大游客的手中。事后,这两个加拿大人找来翻译,告诉王金涛,想带他到加拿大搞人像艺术,而且所有的手续和生活费用都由他们承担,但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我是中国人,会的这点手艺也得给中国人服务。”王金涛说。游客回国时,他们使劲地拥抱王金涛,还送给他一条外国烟,并示意他回家后再打开。“回家后,俺老爹打开烟盒一看,里面放的是一打崭新的人民币,一共1万元。”王金涛说。

    王金涛看着眼前正在拆迁的楼房缓缓地说:“这里的每一座楼房、每一棵树木,每一家商铺,每一张面孔,我都很熟悉,我离不开这儿。”随后,他掏出手机,给记者看他拍摄的改造前的财源大街。照片里记录了汽车站、四海商城、过往车辆、路边商铺等景象。

    “我在财源大街附近呆了20多年,哪个地方有坑,哪个地方有路,新开了哪家店,倒闭了哪家店,都在我心里装着,我想用笔全画下来。拍这些资料,就是留的素材。”说着,他又从画摊下面抽出一叠厚厚的素描纸,上面几张已经用铅笔勾勒出了汽车站的雏形。

    画笔拿起来了这辈子不能扔下

    “一拿起这些沉甸甸的素描纸,我的画瘾就上来,比烟瘾还难戒。”王金涛告诉记者,自从8岁那年爬上了泰山玉皇顶,壮观的山景就深刻印在他的脑海里。为了记住这些美景,他经常用树枝在有土的地面上画。

    “看我有一定的天赋,为了给我买笔、买纸、请老师指点,母亲经常熬夜纳鞋底卖钱。所以我很珍惜,经常借着煤油灯画一夜,弄得鼻子、脸都是黑的。有时找不到人当模特,我就对着镜子画自己。”说起这些往事,王金涛并没有觉得苦,反而感谢生活的艰辛磨练了他的意志。

    “现在每天不画上几张,手痒的觉都睡不好。”为了每天都能画画,他不仅种了一亩葫芦地,在晒干的葫芦上画风景,还打出了免费招收学徒的招牌。“只要有人想学,我愿意手把手地教。”

    记者了解到,他有一位名叫宋洪亮的学徒,是一名厨师,闲暇时间,放下大勺就跑到画摊上练画。因为他记得拜师那天王金涛的一句话:“画笔拿起来了,这辈子就不能扔下。”

    “给顾客画了一辈子,自己手里也没留下什么作品,也没有一幅满意的,觉得很遗憾。等这些画找到自己的主人,我想静下心来,举办个个人画展,为自己画画。”王金涛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金涛:笔绘老街不了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