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霍晓蕙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如果我们能够深切体悟,并且把书法的元素运用到生活中、工作中去,将会受益匪浅。”谈到自己钟爱的书法,王宗廉先生说。
王宗廉,男,1944年7月生,祖籍山东临沂,196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历任县委书记、市长、市委书记,山东省委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出版有《王宗廉行草艺术》。
前不久,王宗廉先生再次获得中国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金奖、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六十周年全国书画联展一等奖等全国书法大赛大奖。专家评价他的书法“师从二王,兼收并蓄,而又不拘泥于成法,有所创新。作品节奏感强烈,长于变化,将强烈的情感包容于深沉之中;在章法、结构上,追求气韵贯通;在整体布局上,形成极强的韵律,展示了高古、跌宕的美感。”
用“酷爱”来表达王宗廉先生对书法的感情一点也不过分。在繁忙的政务工作之余,他阅读了大量书法理论书籍和历代名家墨宝,汲取营养,临帖不辍;同时还进行书法理论的研究,发表《帝王意志与中国书法发展轨迹之管窥》等多篇论文,出版《王宗廉行草艺术》专著。在采访时,王宗廉先生表示,与书法结缘是幸福的,“书法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让人陶醉不已。”“仅仅从汉字来讲,就已经十分了不起。它美在形体,美在风骨。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神韵:‘笑’字令人欢快,‘哭’字就像流泪;‘烹茶听雪’是一种静美的意境,‘春色秋光’则展示了绚烂与浪漫。这些横竖钩点的奇妙组合,给人留下无穷回味。而把汉字上升到一种艺术形式的书法,更是一种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
针对电脑会渐次取代书写的观点,宗廉先生表示,汉字永远不能淡化。“如果仅用电脑打字,就失去了书法文化的普及途径,等于把中国文化的灵魂丢掉了。”
书法蕴含人生哲理
在采访中,王宗廉先生谈得更多的是书法在当代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他联系实际,提出自己富有创见性的观点:“如果深入感悟书法艺术,把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运用到工作上和生活中去,那么,不但道德修养是高尚的,工作也将是高水平的。”
“书法追求和谐,与我国和谐发展理念不谋而合,我们与人相处要和谐,整个社会需要和谐。书法追求力透纸背的力度美和厚重感,我们在工作中则要力求扎扎实实;书法中一笔一画各占各位,互为礼让、遵循章法,我们在工作中也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各司其职,互相理解。书法讲求知白守黑,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要注意为别人留有空间,留有余地,不可傲慢,横行霸道。书法讲究和而不违,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写来也都有自己的风貌,在工作中,我们也要具有创造性,不要被成规束缚……”
关于名人名字的界定,王宗廉先生则认为,名人的思想品德浸透在字里面,才称得上是名人名字———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表现了雅逸与旷达,张旭的法书“古诗四帖”则表现出忧愤与狂放。人的情操不高,书写技巧再高,也难以流传千古。可谓“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纲本叛周礼,笔墨不可补”。至于书法界出现的以怪为新的现象,王宗廉先生认为,这是对书法的曲解和异化。他表示,书法来源于自然,来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感受。不光是画家需要观察自然,搞书法创作的也应走到自然中去。“师造化,寻找创作的灵感。”
书法促进人整体素质的提高
王宗廉先生认为,书法教育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书法是最能代表东方艺术的文化精神形象,王羲之、颜真卿、唐太宗李世民、民族英雄岳飞等,他们既是书法家也是政治家。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都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特别是毛泽东书法自成一体,宛如行云流水。可见书法元素中蕴含着世间万物一通百通的哲理。”
“书法对提高人的素质、锻炼人的意志影响很大。写书法必须心静,这样又可以把人们引向修身养性之路,伴随着书法技艺的不断提高,身心也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