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董惠 鲁超国 片/本报记者 廖杰
近几个月来,菜市如同股市,“牛市”时牛气冲天,“熊市”时疲软不堪,菜农越种越迷茫,菜商囤菜如赌菜。菜价高了,消费者受不了;低了,菜农和菜商“很受伤”。
如何平衡菜价?
11月26日,中国·寿光蔬菜指数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不久将正式发布。
菜农看不懂菜价
10月份全国菜价暴涨31%,这也确实让提前下手的夏令佐尝到了甜头。但夏令佐感觉,菜价高得“不正常”。
12月13日凌晨,寿光终于盼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雪,整整比去年晚了41天。
“这下,菜价总该涨了吧!”天还未亮,寿光纪台镇陈家尧河村的菜农夏令佐就爬出被窝,使劲瞅了瞅屋外,叫醒了妻子。
这场雪,对靠天吃饭的菜农来讲,“来得太迟了”。
暖冬———这个词,意味着地里猛长的蔬菜、市场上却下跌的菜价。
这从寿光孙集镇王裴村黄瓜种植户王凤涛记录的一本账单上一目了然。
“去年11月16日,出棚量268斤,均价2.1元/斤;今年11月16日,出棚量445斤,均价0.9元/斤。
“11月18日:去年出棚量387斤,均价1.8元/斤;今年608斤,均价0.95元/斤。”
……
这样的“熊市”,让所有菜农难以想象。
在夏令佐看来,种了大半辈子菜,今年的行情,自己却完全看不懂了。“以前,什么时候什么价,即使猜不准,也八九不离十。今年菜价大涨大跌,该贵时不贵,该贱时不贱了。高时高得离谱,贱时又贱得离谱。”
对于今年而言,往年的经验似乎派不上多大用场。
12月14日,雪后第二天,茄子每斤价格涨了3毛;15日,天寒地冻,可价格又跌了。最让夏令佐难受的是,他找不到菜价涨跌的理由。
现在,种菜对他而言,就像陷入一场赌局。而结局,他自己也无法预估。
夏令佐家总共有三个冬暖式大棚,3亩多地,全部种上了茄子。为了提前上市,博个好彩头,今年比去年早种了一个月。
“现在,周围种菜的都往前赶,早种早上市,价格高。”往年7月下旬,拔掉上一季的茄子后,大棚要闲置一两个月,“土地跟人一样,累了歇歇,再干更有劲”,然而在争分夺秒的战场上,很多土地连喘口气的机会都被剥夺了。
水涨船高,加之恰逢南方自然灾害,各地蔬菜告急,菜价一路飙升。
11月10日,在国家统计局发出的数据中,10月份全国菜价暴涨31%。
但夏令佐感觉菜价高得“不正常”。
不仅菜农看不清如股市般的菜价,广大消费者也渐渐难以承受菜篮子之重,于是出现了“蒜你狠”、“豆你玩”、“辣翻天”之类的网络热词。
“其实物价普遍都在上涨,11月份的CPI不都破五了吗,政府之所以控制菜价,因为这是一项民生工程。”寿光市农业局蔬菜发展中心主任王成增说。
为控制疯涨的菜价,国家接连打出政策“组合拳”,为蔬菜运输开辟绿色通道。有媒体称这套组合拳“力度之大,为历年罕见”。
在政府调控下菜价普降,回归平民,吃菜的市民笑了,而夏令佐却开始满面愁容了。
“千年极寒说”让不少菜农和菜商大呼上当,暖冬带来的是季节性蔬菜大量上市。
“产量虽比去年增加了1/3,但价格下跌了一半多,加上各种上涨的成本”,王凤涛算了一笔账,自家种了两亩黄瓜,除去种苗未涨外,农药、薄膜涨了一成,化肥涨了两成,仅这些就比去年多投入四千多元。
“从雪后的行情看,今年菜价与往年完全没可比性。”夏令佐说。
“老江湖”栽了跟头
“40块钱一箱”,听到当日辣椒报价后,杨宝田嘴里念叨。“辣椒,今年是赔定了,幸亏就囤了15万斤。”
15日凌晨,天还未亮,孙集镇杨家村的囤菜户杨宝田就摸索着穿上衣裳,顾不得洗把脸,发动起车就要赶往20多里地外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打听行情。
凌晨5点,物流园内早已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蔬菜配送车,操着各方口音、包裹严严实实的商贩……
“今天咋样?”杨保田直奔辣椒交易大厅,与远道而来的商贩闲聊着。
“40块钱一箱”,听到当日辣椒报价后,杨宝田嘴里念叨,“辣椒,今年是赔定了,幸亏就囤了15万斤。”
15日,物流园内只有4辆辣椒配送车。以四五毛一斤的价格从产地运来,白白搭上运费、人工费、包装费等各种费用,即便四五毛卖出,仍然少人问津。
“现在想赔钱,也赔得不痛快”,杨保田说,“贵贱一口价爽快卖了,现在干耗着难受”。
杨保田还有另外的担忧,辣椒不比白菜、土豆等冬储菜,一般在冷库里只能囤一个月,眼看20多天过去了,15万斤菜还有9万斤砸在手里。
38岁的杨保田算是“老江湖”了。囤了十多年菜。对于囤菜,他的心得是,最关键的是蔬菜信息要灵通,“不能别人囤啥我盲从。要掌握可靠全面的行业信息,就要走南闯北多打听,对蔬菜价格、质量进行对比。”
白菜价格形势一片大好时,杨宝田还和合伙人开车去辽宁考察了一个多星期,各项花费1万多元。
当时,不光辽宁,胶东、胶南的田间地头也都有他们的身影。“那时,都流传白菜减产,实际考察后,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杨保田庆幸自己没有跟风囤白菜。
然而,在辣椒上,老江湖栽了跟头。
跟踪“菜市大盘”
“菜价起伏波动凸显的是农产品定价体系的缺失”。
“越快发布越好”,寿光蔬菜指数编制工作办公室负责人董俊涛感觉到了蔬菜指数发布的迫切性。
在指数编制过程中,董俊涛见证了近年来蔬菜价格市场最疯狂的变动。
蔬菜信息体系建设不完善,菜农及经销商在闭塞的信息环境中难以形成合理判断,盲目跟风,最终深受其害。
“菜价起伏波动凸显的是农产品定价体系的缺失。”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姜长云指出,近年来,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蔬菜价格波动明显加剧。
菜农因信息滞后,踩不准点,深受其害。“国内亟待建立有关交易市场,以规避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现象的一再发生。”姜长云说。
寿光市农业局蔬菜发展中心主任王成增也认为掌握信息至关重要。
“蔬菜指数发布后,寿光将把蔬菜专业市场的建设引入‘指数时代’。那时,广大菜农、蔬菜经营者和消费者只要打开相关网站,就能直观地了解到各种蔬菜的价格、交易量等信息,信息的透明公开化可为管理者规范市场管理、有效配置市场资源提供依据。”董俊涛很乐观。
7月底,商务部正式批准在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设立中国·寿光蔬菜指数。
7月27日,自物流园蔬菜指数编制项目部成立后,部门成员王瑕开始了繁琐的工作———蔬菜统计范围确定及数据采集工作。
从7月份开始的3个月,王瑕都在做数据采集工作,把三个月内每天几百种蔬菜的交易价格、交易量数据记录下来,逐期试编制指数。
“那段时间,整天被数据包围,睁开眼就是电脑屏幕上数不清的米粒大的数据”,看久了,眼睛都花了,但是又不能出错。
除去对物流园区的数据进行采集外,这个蔬菜指数的编制还选取了园区外部分较分散的小型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的现状,确定了10个有固定交易品种的园区二级批发市场。
8月18日,国务院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政策措施。其中一条重要举措就是强化蔬菜信息体系建设。
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蔬菜信息体系建设不完善,主要蔬菜品种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缺乏有效的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制度,干扰了菜农及经销商的正常判断。
董俊涛说,经过长达3个多月的调制完善后,软件系统已完成。下一步工作重点在于通过即将发布的蔬菜指数,组成专业指数分析团队,真正发挥蔬菜指数的风向标作用。
12月14日,王瑕拿出了一份11月份作出的《“寿光·蔬菜价格指数”专题分析报告》,选取了10月份10天的价格指数进行分析。
他写道,“市场日价格综合指数10月12日初为99.11点,10天的价格波动较明显,除了10月15日下跌外,其余时间均为走高之势。进入冬季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蔬菜价格仍是走高趋势。”
对于近期价格波动的原因,王瑕在实际调查后得出结论:“进入冬季,近期蔬菜价格整体上涨明显,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大环境影响、偶发因素影响及人为因素影响。”
11月26日,中国·寿光蔬菜指数在北京顺利通过专家论证。
指数的编制将全面反映蔬菜批发市场的价格和供需状况及变化趋势。若按照原定计划,指数正式发布日期指日可待。
从12月12日夜间开始,受一股较强冷空气的影响,寿光市遭遇大风雨雪天气,15日早上最低气温-9.2℃,创下了入冬以来新低。
“天冷挨冻没关系,关键是菜价能上去了,心里才会热乎。”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刘金华的手已经被冻得红肿了。
2月14日,雪后,茄子每斤价格涨了3毛,夏令佐笑了。
15日,天寒地冻,可价格又落了,夏令佐的笑容又凝固了……
(本报记者张希文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