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潘跃全
他本是个智障的流浪儿,19年前偶然认识了在市区开糁汤店的苏女士。认识他的人都叫他“憨河儿”,他叫苏女士“卖元姨”。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苏女士却待他如亲人,管他吃住,不让别人欺负他。
没有血缘关系,他叫她“卖元姨”
12月18日下午,市区育新西街“弓长记糁汤”店门口台阶上,一个30多岁的男子正咧着嘴天真地笑着,有位先生拍他的肩膀问:“河儿,吃了吗?”“吃了!”“还饿吗?”“饿!”
在糁汤店里,苏女士给河儿拿了个鸡蛋,端了碗糁汤说:“河儿,吃饭!”河儿大口吃着,胖乎乎的脸上露着满足、单纯的笑容。
苏女士回忆说,1991年秋天她在剧院门口卖元宵,发现一个十三四岁的智障孩子跟着一位摆杂货摊的刘大妈生活,附近小贩都叫他“河儿”,出于同情,她常给河儿东西吃,后来河儿一饿就找她,并叫她“卖元姨”。
2007年刘大妈的爱人去世后,刘大妈生活紧张,那时起河儿多数时候在苏女士家吃住。苏女士说,“认识河儿19年了,当年十三四岁的他,现在已长成30多岁的大人了。”
“河儿是傻,但他也有尊严”
常有陌生顾客看到店里有个憨河儿,回头就走。“但我觉得我做的对,他们走就走,我不在乎。”苏女士说,河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很多好心人帮助过他,他的成长也很不容易。
苏女士指着河儿后脑两块没头发的斑点说,1995年某天,河儿回到店里,苏女士发现他头后面在流血,急忙和做报亭生意的冯大燕一起带河儿去医院,河儿不让缝针,大夫给他开了外敷和内服药,她每天管着河儿敷药吃药,一个多月才好。后来听说是有人用棍子打了河儿的头。
2001年的一天,在苏女士店里,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拿烟逗河儿说,只要河儿喊他爹,就给河儿烟抽。苏女士生气地对那孩子说:“你十三四岁,河儿20多岁,你让他喊你爹,不怕撑死你?”苏女士激动地说,“河儿是傻,但他也有尊严!”河儿赶紧跑到她腿边蹲下,轻抚苏女士的背,一脸紧张地看着她。
2006年农历10月一天晚上7点多,河儿还在店门口站着,苏女士喊河儿进来吃饭,发现河儿浑身发抖,身上衣服湿透了。她和儿子赶紧把河儿带回家,把湿衣服全脱了,从家人衣服里挑出河儿能穿的肥衣服给他换上,第二天河儿居然没感冒。
店里一位男顾客问:“河儿,你爸呢?”“没!”“你妈呢?”“没!”
苏女士的爱人张先生说,听说河儿家在原化肥厂南的孟闫村,他妈还活着,他爸几年前去世了。
12月19日下午,根据东昌府区新区办事处孟闫村村民介绍,记者在李庙村见到一位丢失儿子的郑银环女士,她说,1987年农历9月21日,她11周岁的儿子走失了,儿子左上臂和右大腿各有道伤疤。
李庙村支书郑振平带郑银环和她大儿子黄宪忠,来到糁汤店认亲,车刚开到育新街西口,他俩就急着要下车。黄宪忠含着泪哽咽地说:“想马上见他,如果真是弟弟,马上把弟弟接回家。”
在苏女士店里,黄宪忠仔细看了看河儿,摇头说不太像,郑银环看了河儿的手臂和大腿,失望地说:“没伤疤,他不是我儿子。”
郑银环和黄宪忠离开了,店里只剩下有些无措的河儿,和河儿倒的几碗水。苏女士笑着安慰河儿:“没关系,找不着亲妈,有你卖元姨呢。”
寻找身边的感动
在寒冷的冬夜,读完这则故事,感觉心里暖暖的。
苏女士义务照顾“河儿”19年,管吃管住,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苏女士的悉心照顾,“河儿”能长大成人。19年来,或许苏女士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在寒冬里给“河儿”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粥,在“河儿”受欺负的时候,像母亲庇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为他敷药。
看似简单、平凡的举动,因为有了19年的坚持,让人感到格外温暖。
而故事中的主角苏女士,面对记者的采访,却始终不肯说出名字,因为她觉得:这对她来说再稀松平常不过了,没什么值得表扬的,而且多年来有很多好心人帮助过“河儿”,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
其实,平凡中往往蕴藏着真善美的力量,让人唏嘘感动。就像本报曾经报道过的“气球女孩”葛永清,为替父还债从阳谷来到市区,靠卖气球为生,她的坚强、乐观打动了很多人。
今天起,让我们一起寻找身边的感动,去发现那些看似平凡、实则感人的人与事,拿来与读者分享,让更多的人感到温暖。欢迎致电本报新闻热线8451234,来讲述发生在您身边的感人事迹或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