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少热心读者来报社捐赠时很低调
放下捐赠衣物,不留姓名就走
  • 2010年12月24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威海12月23日讯(记者 朱锦绣)23日,一整天的爱心电话不断。热心读者纷纷来电,表达对四川温拖乡孩子的关心。很多读者做好事很低调,捐完衣物就匆匆离去。经营玉器店的王先生来报社捐衣物,看见记者要拍照,急忙往旁边一闪,连连摆手说:“别拍我,捐点衣物没什么”。

    本报关于温拖乡贫困儿童的报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关注。23日,不少热心读者前来报社捐赠衣物,而且多是留下衣物后就匆匆离开,不愿留姓名,“咱没做些啥,捐点旧衣物帮助下贫困的孩子,这是应该做的。”

    经营玉器店的王先生带来4包衣物,不愿意透露名字,“我店里的店员看到齐鲁晚报的报道后,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家。我得知后,赶紧把洗干净的衣服带过来了。”看见记者拿起相机要拍照,王先生连忙摆摆手,赶紧闪到一旁,“别拍我,捐点衣物没什么。”读者盖先生在电话中表示,要回家整理一下衣物,“这个周末就来捐!”

    不仅通过电话,更多的读者通过QQ和记者联系。有的咨询捐赠地址,有的咨询如何捐赠物品,还有很多外地的读者咨询邮寄情况。青岛的李夏凌在QQ中表示,想要长期资助某个孩子,和孩子用书信交流,鼓励孩子健康成长。

    威海双举海参总经理李双举看到本报报道后深受感动,也想出一分力,“捐赠物品的邮资我们来承担!”

    捐赠方式很多,不管是衣物,还是学习用品,都是可以捐赠的。可以一对一的方式长期资助一些孩子,或是资助援助物资的邮寄费用,也可以写一些感想来鼓励孩子。欢迎大家集思广益,想出更多的援助方法,帮助孩子度过一个暖冬。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放下捐赠衣物,不留姓名就走
捐助方式:
山大学子捐出500元学习用品
我愿捐棉衣鞋帽帮孩子们度寒冬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