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回 放
前一段时间,山师东路中段一排商铺集中开业,一时间热闹非凡。可是,部分细心的市民发现,这排商铺所在的位置原来是一面刚建不久的文化墙。对于这一“拆墙盖房”的做法,市民对此看法不一。
正方
宁可要民生的“里子”
□袁俊浩
这座因全运会而生的文化墙,在给人留下深刻全运记忆的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引发了拆迁改建等诸多附带问题,它的短命,确实是耐人寻味的。 城市规划和建设者,是不是应该好好反省一下,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侧重衡量一下民生得失更好?是不是应该好好想想,究竟是要惠及民生的“里子”呢?还是徒具虚名的“面子”? 拆掉文化墙是极具象征意义的。“全运会后对其进行开发,也是为了帮扶在附近居住的公司老员工”,这样一个回归民生的想法,不仅让过去的文化墙成了一幅活的民生画卷,也为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是一件惠民的大好事。
反方
□李宗益
这是一种短视行为
曾经的山师东路店铺林立,街面繁华,但其行路难、脏乱差也成其一害。经过改造修建了文化墙,路宽街靓,成了泉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市民拍手交赞。拆除文化墙建立门头房,显而易见人气旺、商机旺、财气旺。但从长远和大局来看,门头房只能赢得蝇头小利。 当今社会重视环境,环境好则效益好,好的城市环境能吸引外来更多投资。文化墙作为文化元素不仅对济南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浓重的一笔,而且对提升城市环境有较大的影响。文化墙可以转化为很大的经济效益,门头房远远无法代替。管理者不妨从大处着想,尽量少拆文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