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后有感●
一名少女的《易经》
  • 2011年01月06日 作者:
  • 【PDF版】

    文/朱贺

    张爱玲自传三部曲中的《易经》,比另外两部《雷峰塔》《小团圆》都暖了很多。有趣的是,《易经》中的大环境最为危险,战乱年代中,22岁的女主角琵琶从日本人侵占的香港,逃回同样情形的上海,在小说的最后舒心地说:“太阳记得她。”这句话让读者好似也被阳光照到那样,虽然身处沦陷区,但终于是回来了。 《易经》英文名《The Book of Change》,其内涵在今天已很难完全读懂,作者当初似乎要暗示,一名少女从坍塌的家族中走出,终于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女主角琵琶生于复杂的贵族家庭,后者的倒塌如同雷峰塔,并非温和地倒下,而是你捅我一刀、我背叛你一次,一群人为了礼教、利益撕咬一番,塔便被这众人推倒了。琵琶走了出来,身上披着塔上的灰烬,那些爱恨情仇时不时在身边蔓延。但终于,和她关系不大了。如同“娜拉出走”,她首先面对的是穷困,以及给母亲和姑姑带来负担的压力。不过,她总算可以和母亲在一起生活了,这个在她小时候不断离开、温情时有时无的女性。然而,这个有着淡淡母爱的美人,用自私的性格一点点伤害了爱她、依靠她的琵琶。为女儿做的事情,作为一个母亲她过于斤斤计较;她突然的怒气和抱怨虽然是出于孩子气,但对琵琶来说是一步步走向割断与母亲亲情那个时间点的必然。每次她心里一惊,都好像体内那个走向更深层抑郁的钟表表针,“咔嗒”响了一下。这些没法弥补的毁坏,正如同没法倒流的时光。在香港求学时,当得知为讨好母亲而全部承上的奖学金被打麻将随随便便输掉,更被母亲怀疑这笔钱是“卖身”而来、因而偷窥她洗澡时的身体,琵琶连解释都没有,只是内心轰然倒塌。这么不正常的母女关系,更像互相嫉妒的姐妹———一个美丽,一个年轻。琵琶对母亲没有“慈悲的懂得”,她认可母爱,认可庇护,当她认为这些并不存在时,就什么也不想说了。不过,她还是很想给母亲证明,自己有能力生存,当印度朋友比比夸她想出藏钱的办法时:“我知道你这点很行,你什么都行、都不放手。”她欢快地回答:“这话真该说给我妈听。” 鲁迅曾暗示张爱玲是“铁屋子”里无病呻吟的人。现在看来,“不爱国”也不是她的错。她没有迎合那个时代的主流,是她自己的功劳。在《雷峰塔》中一直傻乎乎的琵琶,在《易经》里“终于按照自己的主意”,有条不紊地成功“威胁”了倒卖日本军火的学生总管,得到了八张珍贵的船票,得以和朋友们回到上海。依旧是穷,也不知道姑姑是否还在租来的公寓中。但庆幸的是,上海一点也没变,琵琶想到童年中第一次来到上海时的情景,如果回忆是模子,一切还都能准确地卡在里面,这样她就很满足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诗言治水志
一名少女的《易经》
胡赳赳的腔调
战栗心跳背后的温情
为官之难,难在何处
最给力的大蒜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