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记者 张金东 王宗吉
在德州市有这样一些超市,不但向市民提供商品销售服务,还可以接收市民的捐赠物品,然后再送给需要帮助的人群。这就是慈善超市。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所收捐赠物的单一、市民的不了解正在制约着慈善超市的生存和发展。
捐赠单一,捐赠物品多为衣服
4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北园小区内的一家慈善超市,这是德州市开业最早的慈善超市。与普通超市相比,货物种类、摆放格局等方面与其他超市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在靠近超市门口左侧的墙上挂着“德城区新湖慈善捐助站”的牌子,在该牌子旁的货架上,整齐叠放着一摞衣物和一床被子。 “这些衣服都是捐赠得来的,既有单位赠送的,也有个人赠送的。”超市店长石女士指着墙边的一摞衣服说,经常会有好心人把用不着的衣服拿过来,如果辖区居民有需要,可以持低保证、特困家庭救助卡、居委会及街道办开具的证明等有效证件到超市申领。 记者在超市看到,北园小区一低保户刘先生购买了一桶食用油,拿出专门的购物卡后,营业员在结算时给他打了九五折,最后刘先生以低于市场价3元的价格买走了这桶食用油。原来,持低保卡和救济卡的居民,可以享受商铺折扣服务。 “每到年节,一些低保户都会拿着救助卡来买些面、油等生活必需品,比市场价一般要低一成左右。”店长石女士向记者介绍,刘先生手中的卡,并不是普通的购物卡,而是一种特殊救济卡,居民既可以凭卡享受普通商品优惠,也可以免费领取爱心人士捐赠的物品。 在北园小区慈善超市内,记者也看到了挂在墙上的慈善超市购物须知。须知上写道,慈善超市所设物品分两类,一是日常生活用品新品;二是社会捐赠的物品。日常生活用品新品按市场价格打折向低保对象销售,社会捐赠物品无偿赠送给低保户。低保户凭低保证、救助卡等有效证件可到超市申请救助物品,每户每年领取物品总价值累计不超过100元。 在超市的一个多小时时间里,记者并未发现有低保户来领取免费物品。店长石女士解释,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销售日常生活用品,真正来领取捐赠物品的并不多。“捐赠品只有衣物,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对旧衣服的需要不是那么迫切,如果物品丰富一些,可能会好点。”石女士说。
宣传不够,市民对此多不了解
“坐公交车的时候经常能留意到,但究竟是什么我不太了解。”在湖滨南大道某慈善超市对面一家单位上班的胡先生告诉记者,他看到该超市店外写着“爱心慈善超市”的字样,至于慈善超市与一般超市有什么不同,他说自己并不清楚,更不知道这家超市还可以接收市民的捐赠物。 “慈善超市里的商品价格应该便宜吧?”在北园小区慈善超市购物的市民曹先生说,
他对于慈善超市的理解就是价格便宜,但是,这家慈善超市卖给他的商品价格与其他商店相比,并不便宜。“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市民,跟刚才曹先生一样,他们以为我们店里的商品就应该便宜。”这家慈善超市的销售员说,慈善超市里的折扣只是针对特殊群体,并不是针对所有消费者。 家住北园小区的丁女士说,她一直以为超市里放的那些衣服和被子是用来出售的。“我还一直疑惑超市里怎么卖旧衣物和被子呢!现在才知道,原来是捐赠的。”丁女士说,她并不知道可以将闲置的衣物等物品送到爱心超市里,也不知道这些被子可以免费送给特困群体。“我家里有很多闲置的衣物,过几天我把它们也送到这里来。”丁女士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与普通超市联合运作的慈善超市模式在德州已经运作7年多了,但仍有很多市民对于慈善超市并不了解,一些市民误以为慈善超市是针对所有消费者的。某慈善超市里的一名工作人员闫女士说,很多市民对于慈善超市不了解,是造成超市里捐赠物品少的主要原因。“有些市民想把家里一些闲置的物品赠送出去,但是很多市民都不知道送到哪里去。其实,市民可以将这些物品直接送到挂有慈善超市牌子的超市里,我们会将这些物品再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专家建议
加强对市民捐赠的引导
据了解,目前在德城区内共有慈善超市6家,每个镇街各一家,采取的是与普通超市联合运作的经营模式,既面向特定群体,又面向普通消费者。 对这种经营模式,德城区民政局低保科科长李辉解释说,与普通超市结合,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更好地为困难群体服务,同时又可以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便利。 关于捐赠物品单一、市民认知度不高等问题,德州市慈善总会副会长田汝泊认为,这和人们的慈善习惯有关。每当国内出现一些大灾大难,人们会踊跃捐献,但人们对日常生活用品的捐赠“心理准备”不足,还处于自发状态。
“实际上,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哪个家庭没有一些闲置的物品?家电、衣帽、餐具等各类用品更新频率很快,扔了可惜,卖掉又不值钱,捐赠给有需要的家庭,是个不错的选择,既可以实现对闲置物品的充分利用,又能帮助特困人群。”田汝泊说。
为此,田汝泊建议,慈善部门可以发动全社会进行捐赠,但在运作的过程中需要加以引导。他说,“为什么捐赠物品只有衣被?这和人们的捐赠意识有很大关系。如果慈善机构在发动捐助时将可捐赠物品列出个名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家的捐赠起到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