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英琳
据报道,临近春节,工伤病号明显增加。单是烟台山医院,一个月就收治近百名工伤病号,较往常增长两三成。
眼瞅着农历新年就要到了,节令性商品需求转旺,相关企业的订单水涨船高,交货期可丁可卯,加大马力生产也就自然而然了。从报道披露的工伤事件看,都是为了赶工期,临时抓来生手充当正规军,何况节前心里事多,人心浮躁,操作有时难免出点纰漏。应该说,有些工序确实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可毕竟“术业有专攻”,而且打交道的都是机器,如果没有一个必要的循序渐进的熟练过程,发生工伤事故一点也不出奇。
连出纳员都匆匆走上了生产一线,看来老板是真“没辙”了,只是不知是心存侥幸还是心中另有一本账:事故终究少见,万一事与愿违,治疗和赔偿的钱还是不抵增产的收益。当真这么想就很可怕,即使不上纲上线,那也无疑是“带血”的利润,肢体受损则是一辈子的事。相信咱烟台没这么狠心的老板,他们算的还是普通的经济账,只不过有一个怎样看待钱的问题。有人说,钱多到一定份上就不叫钱了,而是人生计分卡上添砖加瓦而已。当然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但是稳稳当当赚钱,少赚一点不也胜过心惊胆颤吗?
总之,抢抓机遇多赚钱,这可以理解,但是大可不必赚钱赚到“眼红”。一定要掂量自身生产能力,有多大碗吃多大饭,需求再旺也不能突破产能“红线”。工会、劳动等有关部门也要为劳动者撑腰,让违规生产付出高昂的安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