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
文/片 本报记者 范少伟
在济宁竹竿巷社区,有一位八旬老太,当竹器店掌柜60年了,还不打算“退休”,她说,跟这店一起过了大半辈子了,跟老姐妹似的,每天都得来看看。别看老人年纪大,一提起卖竹子就来精神,两年前,她还亲自跑到南辛庄竹市场批发竹竿、竹器,简单加工往外卖。 5日上午,天气阴冷,杨贵兰上午10点才开店门,她的店门口连个店名都没有。店门是古老的“扁担门”,用一块块木板竖着排起来,里面用插销一扣门就关上了。门上黑色的漆有些斑驳,竹竿店有一定年景了。竹竿巷社区居委工作人员介绍,在竹竿巷,杨贵兰的这家竹器店几乎是最古老的了。 “家里6个孩子都是卖竹器养活的,以前我自己用手做竹器。”杨贵兰虽然年纪大了,但眼不花耳不聋。她告诉记者,做好一个竹器至少需要十几道工序。比如,农村收割麦子用的筢子,看似简单,从材料到成品需要几十道工序。手工制成的竹筐,要花大力气先把粗大的竹子截成小段,再用斧头或刀劈成细条,然后刮皮放到热水里煮四五遍,还要用火烤一遍,再用绳子系上,才慢慢成形。 杨贵兰年轻的时候是个很能闯的姑娘,店里以前用的竹子都是她亲自去四川、贵州等省买回来的,她店里的竹子质量好,卖得也不错。杨贵兰告诉记者,“刚解放那阵子,竹竿巷可热闹了,店里顾客多得忙不过来。”她说,开竹器店这些年她很幸福,那时候都还年轻,街坊们经常一起坐在胡同里烤竹子,一根竹子七八米长,有的地方不太直,就用火烤直,三四个人拿着,在炉子上边烤边拉家常,又忙又热闹。 几十年过去了,用竹器的人越来越少,杨贵兰的竹器生意越来越难做。一天来买竹器的也就两三个人,都是买竹梯子、竹竿的。“现在的塑料制品质量也不孬,用起来又轻便,都不买竹器了。”杨贵兰老人有些失落地说,现在她的店里,五六米长的竹竿、竹梯等摆得满满当当的,一天天总也不见少。 “60多年了,竹子工艺也没人学了。”她感叹说,自己老了,有些活干不动了,但每天都还想在店里多呆会儿,每天用火烤烤竹竿,用刀削削皮,做点简单的活儿,其它的工艺都做不成了。谈起现在的生活,杨贵兰有些失望地说,竹器小店开了60多年了,自己忙了一辈子也知足了,但传统竹工艺的流失让她有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