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蜕变—120天的支教生活
  • 2011年01月07日 作者:
  • 【PDF版】

    2010年8月29日,志愿者从济南出发。(资料片)

    到达舟曲,孙凯在厕所“安家”。(资料片)

    去年教师节,志愿者收到特殊礼物。(资料片)

    1月6日,孙凯回到济南的家中,将鲜花献给妈妈。 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离别前,志愿者和学生一起做饭。(资料片)

    本报记者 寇润涛

    带着爱出发,带着爱归来。120天后,山东舟曲支教团回到济南。走时夏末,归来隆冬。我们看到他们的去,我们看到他们的回,我们看到他们与舟曲孩子在一起的那个教师节。支教的日子里,志愿者们有着怎样的酸甜、怎样的苦辣?怎样的心路历程与成长变化?为记录这9位志愿者在舟曲的120个日夜,本报将连续推出特别报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阅读他们的“蜕变”。

    灾难中磨砺的孩子,历经黑暗却给人希望;困境中挺身的志愿者,用爱心托起坚强,用手中的粉笔书写孩子们的梦想。  相对于“志愿者”的称呼,孩子们还是习惯称他们为“老师”或者“英雄”。谁也想不到,教书育人的职业能和“英雄”这个慷慨激昂的词连在一起。  但在孩子们眼里,把“英雄”的称呼送给临行的老师们,毫不为过。生活的贫困让初来乍到的他们经历了从未有过的艰辛,但他们在舟曲学会了乐于“受苦”。从别人眼中的“孩子”到学生们口中的“哥哥”、“姐姐”,各种历练也让志愿者们不断成长。

    远离“娇惯”

    2010年12月29日,在舟曲第二中学学生宿舍楼三楼卫生间,已经在里面住了两个月的孙凯正在收拾着屋里的锅碗瓢盆,准备在临走前把这些“家什”留给学生们。  看见记者走进来,孙凯赶紧把屋里的窗户打开。一股寒风瞬间从脸庞吹过,风中略微带着一点下水道的臊臭味。  或许是看到记者眉头上显露出来的一丝耸动,孙凯戏言说:“一般外人进来会说屋里一股臭味,但我怎么就一直闻不出来呢?”  自从搬进这个“宿舍”,孙凯一直没有在别人面前抱怨过“宿舍”有味。但是,不抱怨并不代表心里没有怨言。孙凯去年刚从德州学院毕业,作为家里的独生子,正如他自己所说,每次出门在外,父母都会问寒问暖,从小到大,从没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  此次来舟曲支教,床铺紧张的学校安排孙凯住进了卫生间。对此,孙凯笑称自己也没想到会入住厕所。当孙凯的姑姑从报纸上得知这个消息后,心疼地流下了眼泪。  马上就要离开舟曲了,孙凯说起“住厕所”这件事情,比刚到舟曲支教时更加坦然。他告诉记者,刚到舟曲时,看着别人都住宿舍,他却被安排住厕所,心里确实想不通。  “如果我没有见到学生们怎

    么住宿,或许我到现在也想不通。”孙凯说,舟曲第二中学全校师生一共有1100多人,都挤在学校仅有的两座宿舍楼上。  为了让记者有更加直观的感觉,孙凯趁着学生入睡后,带着记者来到男生宿舍楼。  透过宿舍的玻璃窗,记者看到,一张1.2米宽的铁架子床上,两个学生裹着被子挤在一起。突然,“扑通”一声,一个在床铺一层睡着的男生从床上掉了下来,然后摸了摸头,又爬上床,与正在熟睡的同学挤在一起。  看着这个场景,孙凯的表情显得很无奈,他说:“很多学生都这么挤着睡,所以经常从床上掉下来,孩子们都习惯了……”  从学生宿舍转了一圈后,孙凯笑了笑,对记者说:“现在你应该能理解我为何把怨言都吃进肚子里了吧,如果学校专门给我安排一个好宿舍,我会更不安……”

    水的渴望

    20岁出头的年纪,干净、端庄的脸庞,如果每个月只能在厕所里用脸盆冲一次澡,估计这是青春女孩们最不能忍受的。但是,在舟曲藏族中学,支教的女教师一直这样度过了4个月。  2010年12月31日上午,支教老师孔丽君烧了两壶热水,准备临走前再洗洗头。“不怕别人笑话,我们每个月只能洗一次澡,这里没有能洗澡的地方。”孔丽君说,她们刚到藏族中学时,由于连续赶路,身上到处都是汗味,第一天就想找澡堂洗洗澡。但是,学校的老师告诉她们:“如果想洗澡,只能自己烧水,在厕所里洗。”  “刚来的时候,不能洗澡是我们几个女生最不能适应的。”与孔丽君同住一屋的菏泽姑娘李烨说,当时,她第一个提着热水到厕所里,打算洗澡。推开厕所门后,眼前的场景让她打消了洗澡的念头。  李烨到底在厕所里看到了什么呢?由于教师厕所是男女共用,趁着白天师生们都上课,她带着记者来到位于她们宿舍旁边的厕所。  沾满污水的地板砖、污迹斑

    斑的墙面、四处弥散的臊臭味,记者刚迈进去的一只脚又迅速收了回来。李烨笑了笑,问记者:“这样的厕所,你愿意在里面洗澡吗?估计谁都不情愿。”  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平时爱洗澡、爱漂亮的支教女老师学会了忍受呢?张书芳指着教室里正在上课的那些学生们,说:“如果不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我们永远是不会理解这里的生活的。”  中午放学后,学生们都跑回了宿舍。这时,张书芳建议记者随她一起去找孩子们聊聊。走进学生宿舍,记者看到,这里的孩子们仿佛从来不洗脸,一个个美丽的小脸蛋都黑黑的。  “其实,并不是孩子们不愿把脸洗干净,而是从小到大,他们的生活里就没有‘脸要每天洗,澡得经常洗’的概念,只因为这里是一片缺水的土地。”张书芳说。  舟曲藏族中学位于县城南边两个小时车程的丁字河口,地处两条山脉之间,当地人都说这所学校是建在“沟里”。藏中的校长张卫诚介绍说,整个“沟里”的居民基本都是藏族,由于平时不经常下雨,当地居民在山上修了一些用于储存雨水的小水库。居民喝的水就是储存下来的雨水。  张卫诚说:“水对这里的居民来说,更多的用途是饮用,所以人们很少洗澡。”  对于校长说的这句话,来舟曲藏族中学支教的几位女孩经过了4个月的师生校园生活,终于理解其中的含义。张书芳说:“像我们,之前洗一次澡,或许要用一桶水,而在这里,我们最多只会用两盆水;之前在家里,每周至少洗三次澡,而在这里,我们最多每月洗四次。因为水在这里是用来喝的。”

    扎在孩子堆里

    到舟曲支教的时候,志愿者们确实经历了种种艰辛,各种不适应不断考验着他们。孔丽君是和妹妹孔会军一起到的舟曲藏族中学,孔会军支教了一段时间后,因为需要参加专升本考试,不得不放弃了支教。

    “当时看到妹妹提着大包小包坐上回家的车,我心里也曾想,如果能和妹妹一起回山东,那该多好啊……”孔丽君告诉记者,她的那种想法仅在大脑里游逛了一夜,“我知道来舟曲支教,是我自己选择的道路,想家是很正常的,毕竟我那时已经1个月没有见到家中的父母了,不过想起我得好好给舟曲的孩子们教书,想家的难过情绪第二天就消失了。”  “看着舟曲的孩子如何生活,让几个支教老师从心灵上更加成熟。”舟曲藏族中学的校长张卫诚说,如果单讲教学工作,山东来的支教老师们讲课都各有各的特长。但是,如果讲起生活方面,除了年龄比较大的孙其印,其他几个支教老师刚到舟曲时确实都看着“像孩子”。  张卫诚说:“他们刚来的时候,我们知道学校的条件比较艰苦,他们几个虽然当着我的面不说,但我知道他们面临的困难,交通不便,食堂饭菜太辣,买东西没商店……”  但是,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工作和生活,年轻支教老师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的变化,张卫诚都看在眼里。张卫诚告诉记者,2010年12月10日,他从县城开完会,路过两水镇时给支教老师们买了一箱方便面和火腿肠。他本想着给支教老师们放在宿舍里,支教老师们晚上饿了可以吃。不过,把方便面和火腿肠送给支教老师们的第二天,他就听说,张书芳、李烨他们又偷偷把这些东西送给学生了。  张书芳说:“我们发现,学生的伙食补助仅够他们半个月吃饭,有些学生怕钱花没了,不舍得每顿饭都吃饱,于是我们几个支教老师商量了一下,便把校长送给我们的方便面和火腿肠都送给学生了。”  由于支教老师对学生们在生活上也很照顾,学生们都亲切地称这些支教老师们“哥哥”、“姐姐”。在舟曲度过了一个学期的支教生活,支教老师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观念:“如果说有人抱怨生活艰难,那他应该多看看生活在中国西部山区的这些孩子们!”

    “爸妈,我回来了!”

    支教志愿者孙凯的回家路

    “爸妈,我回来了!”历时4个月的支教生活结束,1月6日上午,支教志愿者孙凯回到济南的家中,与母亲王宝玉来了一个深深的拥抱。  1月6日上午7时许,在一阵闹铃声中,已经于5日当晚回到济南的支教志愿者孙凯从睡梦中醒来。赶紧起床收拾好行李,孙凯想趁报告会之前先回一趟家,看看4个月未见的父母。  “回到济南后,我还没有往家里打电话,想给爸妈一个惊喜。”孙凯告诉记者,5日从机场回到济南市区时已经是午夜12点多,他不想打扰父母休息,于是决定6日上午直接回家。  从支教志愿者入住的酒店到孙凯家住的济南市天桥区大桥镇倪家村,整个车程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坐在车上,孙凯说:“去年8月29日,爸妈陪着我一起来报社送我去舟曲,当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现在转眼4个多月过去了,真的想爸妈了!”  “就是路边那排商品楼,看!我妈正在外面等我呢!”孙凯指着路边一处三层沿街楼外的一家商店喊道。在商店门口,孙凯的母亲王宝玉正在四处张望。  汽车停稳后,王宝玉立刻看到了坐在车里的儿子。一推开车门,孙凯抱着一大束鲜花,跑到母亲王宝玉身旁,与母亲来了一个深深的拥抱。  看着4个多月没见的儿子,王宝玉脸上透出喜悦的笑容,她拉着孙凯的手,向屋里喊:“凯凯他爸,快出来!咱儿子回来了!”  进到家中,王宝玉将4个月来关于孙凯舟曲支教的报纸拿了出来,和儿子一页一页地小心翻着。王宝玉说:“儿子,你看,从你们出发第一天,所有关于你们的报纸,我都好好收藏着。平时看不见你,我就看看报纸上有没有你的消息。”  正当孙凯一家人处在团聚的欢乐中时,倪家村村委书记崔士明也专门赶到孙凯家中表示祝贺,崔士明说,他非常钦佩孙凯的举动,村委会将专门为孙凯举行一次表彰。     本报记者 寇润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蜕变—120天的支教生活
舟曲支教团报告会邀您参与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