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回忆与梦想。潍坊火车站,始建于1902年,至今已存在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先后经过六次功能提升和扩建。从殖民时代到解放,从文革再到改革开放,潍坊火车站历经沧桑,见证了潍坊的时代变迁。潍坊火车站已经成了潍坊的一个窗口,从这里我们可以追忆潍坊的过去,也可以从这里展望潍坊的未来。
殖民者的侵略中转站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随即从青岛向西修建胶济铁路,1902年修至潍县,在县城以南约3华里处、擂鼓山东侧建立了潍县火车站,属三等客货运中间站。有到、发线两条,货运线1条,站台仅250平方米。此前,潍县已经是鲁东商业重镇,烟台、龙口、羊角沟及北部的天津等已经开港地区的进口货物,经由潍县销往山东内地,潍县周边地区的土产品则由潍县转往烟台出口。
1904年胶济铁路全线通
车,清政府将潍县开为商埠,潍县车站又成为青岛与山东内地之间的货物集散转运站。开埠后潍县的商埠区设在火车站附近,形成潍县经济发展的一时之盛。但日见狭小陈旧的火车站却因1938年日寇占领潍县,社会动荡,经济急剧衰退,而一直沿用到解放前。
曾为迎接西哈努克重建
新中国建立后,潍坊的经济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对火车站的改造扩建,也提上了议事日程。1953年,潍坊市在火车站外辟建了约700平方米的大弯道,以便于人、车自站前绕行。这是解放后潍坊首次改造火车站旧貌。
1972年,潍坊火车站扩建,候车室面积达1124平方米,是原来的七倍多,大大方便了乘客,但站内旧貌如故。因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将于8月中旬来山东济南、青岛访问,其专列途经潍坊火车站暂停,当年7月中旬,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特拨款10万元,责成潍坊市革委施工,将潍坊火车站内大修,只用了10天就全部完工,使潍坊火车站内外焕然一新。8月19日,西哈努克一行在潍坊火车站暂停,潍坊火车站的新貌,受到陪同首长的称赞。
变身胶济线第二大站
随着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潍坊火车站也相应有所变化。1979年,该站已建成两条正线,8条到、发线,6条货物线,1条调车线,35组岔道,客流量日均4168人次,成为胶济线上第二大客运站。原先的站前广场已显得狭小,市委市政府决定扩建车站广场。
1982年4月,火车站辟建广场工程动工,到7月28日,共57天修建工程全部竣工。建成直径20米的广场大花坛,并安装大型高架灯塔一座,饰灯9组。8月1日,举行了竣工剪彩仪式。1985年,潍坊市政府又辟地6000平方米,建成火车站站前绿地。
现代化新站蝴蝶展翅
随着胶济铁路的现代化
建设,2005年3月8日,潍坊火车站及其广场又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历时近两年时间。潍坊火车站新站房总建筑面积35000多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5亿元左右,站房整体造型为展翅的蝴蝶,充分体现出了潍坊风筝文化的特色。整个站房构思巧妙、磅礴大气、设计一流,站房主体为钢架结构,从设计、建设到室内设施配备,都体现出了高标准、人性化的理念,为广大旅客提供了一个舒适优良的候车环境。
文/陈树林 刘督宽片由潍坊市档案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