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记者 杨金涛 牟张涛 本报见习记者 郑凯
在人民公园对过的一条胡同里,坐落着一座四层小楼。虽外表比较旧,但楼内整洁的卫生还是让人耳目一新。43岁的徐吉庆和妻子尹女士在这里开设了一家敬老院,并有一个温馨的名字———爱帮敬老院。从2003年起,夫妻俩就在共青团路经营家庭敬老院,去年9月份,爱帮敬老院搬到了这里。目前,有10位老人及残疾人住在此处,徐吉庆和妻子每天都在为他们忙碌着。 5日,记者来到爱帮敬老院,体验护工生活,感受这对护工夫妇的平凡一日。
进了门,就是一家人
5日上午,记者来到爱帮敬老院。穿过一楼厚厚的保暖门帘,记者骤然感到浓浓暖意。 登上二楼,径直来到老年活动室。徐吉庆和妻子尹女士正在包水饺,为老人们准备午饭。“饭食每天都换,每天都要调换口味,今天给老人们包一次水饺。”尹女士说。 记者洗把手就和徐吉庆夫妇一起包起了水饺。虽然记者平时也包水饺,但感觉捏在手里的面要比平时软很多。“这些面和完后,要在盆子里多放一会儿,这样面比较软。有的老人牙不好,和的面太硬了,有些老人没法吃。”尹女士说道。 “进了这个门,我们就是一家人。”在包水饺过程中,尹女士多次说到这句话。她告诉记者,从2003年开办敬老院到现在已有八个年头。与老人们朝夕相处,她深刻体会到老人对幸福晚年的渴望。“有些儿女忙于工作,无暇照顾老人。许多老人来到敬老院都会有被抛弃的感觉。虽然我们的硬件没法和公办养老院相比,但我们会尽力营造家的氛围。”尹女士说。 11时30分许,一位姓崔的女士来到敬老院加入了包饺子的队伍。据介绍,崔女士几乎每天都到敬老院来,帮助徐先生夫妇义务照顾老人,“我身体还好,能帮就帮点吧,照顾老人尤其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很辛苦,这也算是我对老人们的一点心意吧。” 由于没有用上集中供暖,今年徐吉庆夫妇采用了小锅炉供暖。每隔两个小时,夫妇俩都会在看视老人的间隙去给采暖炉加炭。“到明年,这片区域才能实现集中供暖。老人们年龄都大了,不能冻着了。”尹女士说。
给老人喂饭,累并快乐着
中午12时30分,徐先生下了一锅饺子后,泡上一茶缸黑芝麻糊端到54岁的高秀琴面前。记者了解到,高秀琴因脑溢血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几乎全靠徐先生夫妇照料。徐先生介绍,高秀琴虽生活不能自理但意识很清晰,“老人都是自己找乐子,我们担心她缺少沟通和交流,产生郁闷情绪,于是我有时间就和她聊天,别人听不清她说话,但我完全可以。”徐先生端着茶缸一点点喂高秀琴,“喂半个小时是很正常的。她家人把她送来,我们就应该把她照顾好”。 记者想给高秀琴喂饭,去试图体会他们的细心和耐心。徐先生一再告诉记者,喂饭要慢慢地,千万别呛着她。记者忽然觉得手中的茶缸很沉重,记者小心翼翼地舀起一汤匙芝麻糊,送到她嘴边时,她的嘴忽然紧闭。徐先生就告诉她,记者是来看望你的,让她把嘴张开,慢慢地高秀琴的脸重新现出微笑。一勺,一勺……在高秀琴嘴巴的一张一合中,记者的手臂虽然有点酸,但切身体会出护工的不易,同时心里也一阵阵心酸,护工几乎是他们唯一倾诉的对象,老人以及一些病人也需要我们社会各界的关爱。“他们的儿女一般一周来看他们一次。”尹女士介绍。
付出爱心,收获幸福
11时至13时,在两个小时的护工体验中,记者体验到最多的是护工职业的责任感和崇高感。当谈起护工这个职业时,43岁的徐吉庆憨厚地说:“我们不能只想着赚钱,照顾老人是需要耐心和付出感情的。” 在这所德州市民办敬老院的典型代表、家庭作坊式的敬老院里,徐吉庆和妻子尹女士既是老板又是护工。眼下,2个人要照顾起这10位老人。 徐吉庆的爱人尹女士也是一位热心肠的人,在包饺子的过程中,记者不时听到她爽朗的笑声。“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特护、无论年龄大小,均可入住我们这里。可现在,我们800多平方米、能提供60多个床位的敬老院里,只入住了10位老人和残疾人。这里年纪最大的86岁,最小的45岁。他们都是子女或是兄弟送过来的。隔壁坐着看电视的就是86岁的王振赢。”尹女士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每一位老人的性格和现状。 “这里又是敬老院,又是我们的家。我们吃住都和老人在一起。在这8年时间里,社会各界都对我们敬老院给予了很大的尊重和支持,所以我们感受最多的是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尹女士笑着说道。 在进入楼门口时,记者看到写有“妙音居士、德州学院的一名学生、爱心企业等来此慰问老人,捐钱捐物”的小黑板高高挂着。“他们都不愿意留真实姓名,送下东西就走了。”尹女士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