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77岁推出解析“红楼”新书
王蒙讲“红楼”忘记病痛
  • 2011年01月11日 作者:
  • 【PDF版】

    王蒙在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师文静 摄

    本报记者 师文静

    10日,77岁的王蒙在北京图书订货会出席了新书《王蒙的红楼梦》(讲说本)的新书发布会。由于王蒙正好感染了带状疱疹,身体非常不适,匆匆出席发布会后随即离开。  但是,王蒙却在短时间内讲述了他与《红楼梦》的感情,让读者看到了他对《红楼梦》的钟爱。离会前,王蒙甚至开玩笑地特别强调《红楼梦》都能让他忘记带状疱疹的疼痛。

    不能用造假酒那一套解释《红楼梦》

    刚到会场,王蒙就给大家解释参会时间不会太长,因为他感染了带状疱疹,希望将出这本书的初衷讲清楚即可。  《王蒙的红楼梦》(讲说本)是王蒙在山东教育电视台14次讲座的基础上补充完成的。王蒙强调,他之所以再出关于《红楼梦》的讲说本,是因为关于红楼梦他还有一个“永远的谜语”。  自称讲了多年永远没有讲清楚,王蒙认为,“永远的谜语”就是贾宝玉的白玉这个道具的寓意,由于很多“大家”多次从曹雪芹缺乏妇产科知识等角度来解释宝玉衔玉而生,王蒙认为他对此极其不理解,《红楼梦》还有再讲说的必要。  “贾宝玉见到林黛玉就问,妹妹有玉没有?多么亲切,多么催人泪下的故事,为什么大家就是读不懂呢?如果读到这儿都不能流眼泪的人也不要读《红楼梦》了。”  王蒙强调,现代人读《红楼梦》不能拿敌敌畏造假茅台那一套来解说,不能拿三鹿奶粉的思维来研究《红楼梦》。《红楼梦》的构思非常独特,要是还有人再怀疑薛宝钗的红锁是伪造的、宝玉不可能口衔着玉出生,读者就不要再读《红楼梦》了。

    读《红楼梦》能感悟人生

    今年77岁的王蒙自称,读了一辈子《红楼梦》,一直在通过这本书来把握人生、感受人生。 “我相信77岁的感受是我66岁时所没有的,更不是26岁可能感悟到的。但是《红楼梦》一直就给了我一个去拥抱生活、透视生活的体验。” 王蒙解释,他之所以钟爱《红楼梦》,而且认为解析起《红楼梦》来还是觉得有“谜语”,就是因为通过《红楼梦》,他能把生活看清楚。“如果能把《红楼梦》里的生活,人和人,心和心,明的和暗的,敌和友都有自己的一套解释,那么读者都快成精了,就知道咋生活了。” 由于忍受着带状疱疹的疼痛,王蒙没有在发布会现场接受采访便匆匆离开。在临走之前,这位对《红楼梦》钟爱一生的老人为了再次强调《红楼梦》的好,说了讲《红楼梦》的好处。“一讲起《红楼梦》就忘了病痛,刚讲完,疼痛就来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蒙讲“红楼”忘记病痛
“我与洪晃是不和谐音”
《迷恋·咒》内容简介
O书市快讯
宋鸿兵《货币战争3》忠实记录历史
郭敬明团队出品《文艺风》让文艺渗透到生活时尚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