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误区四:什么病都可以食疗、食疗最安全无毒吗———
“食疗”四大误区影响健康
  • 2011年01月12日 作者:
  • 【PDF版】

    近年来,食疗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还造就了几个以食疗著称的“大师”。但遗憾的是,许多人对于食疗的理解实在不到位,而且有几个误区蒙住了人们的眼睛。如果不把这些根本的误区弄清楚,恐怕还会有人为食疗付出代价。

    误区一:

    什么病都可以食疗

    食物、保健品和药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效力”不一样。  食物性质平和,其中药性成分少,这样才可以作为食物日常食用。如果一种食品吃几天就让人感觉明显变化,这种东西能成年累月吃吗?敢随便多吃吗?  事实上,越是“效力”明显的食物,越是要小心对待,不能过量,不能吃坏了身体。而米、面、青菜、苹果等食品人人都能吃,正是因为它们性质平和,没有那么强的“生理调节”作用。所谓饮食养生改善体质,通常都是长期食用才会明显见效,很少有三两天就有明显效果的。  保健品往往是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和药性成分的浓缩产品,它改变人体功能的“效力”就强一些,而且不会受到其他食物成分的制约。如果用对了,固然有利于健康,一旦用错了,也可能带来副作用。  比如,豆腐含大豆异黄酮,男女老少皆宜,但大豆异黄酮胶囊就不一样了,孩子和男人绝对不能随便吃,即便中老年妇女也不是人人适合。   药品则效力更强,改变人体代谢的能力更强,而且它们的意

    义就在于短期见效。吃一周两周都不见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吃错药、吃错剂量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很多人问专家,“你说吃什么食品能治好高血压?”这种期待,本身就是错误的。  因为普通食物没有那么大的效力,除非长期调养———饮食养生是终生的功夫,可是浮躁的现代人恐怕已经等不了几个月时间,就不要说更久的时间了。

    误区二:

    只要是食疗就安全无毒

    很多人热衷于“食疗”的原因,就是觉得食物安全,心理上好接受。其实,无论是食物还是药物,只要其中的药效成分多到一定水平,就有毒性。这就是毒理学的基本原则:剂量决定毒性。   食物在正常量的时候是安全的,但吃得足够多,其中的药效成分达到一定水平,就变成了药物。比如说,每天喝二两绿豆煮的汤属于正常食物;但喝3斤绿豆煮的水,就变成了药物,因为是正常浓度的15倍。  又比如,烟酸和烟酰胺本来是一种B族维生素,正常每天吃十几个毫克,但如果作为控制血脂的治疗药物,就是论几克来吃的,数量是膳食正常

    量的几十倍,这时候它就有明显的副作用了。即便是水,喝得足够多都会导致死亡。所以,只要是食疗就安全无毒的说法,并不成立。

    误区三:

    人们能用同样的食疗方

    很多自封的专家都喜欢冒充中医,大谈传统养生和食疗。其实,真正的中医都是辨别体质之后才开药方的,而且药物配伍也要非常仔细地调匀寒热,而决不可能像某些“大师”那样,给所有的人都开一样的方子。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也要辨别不同人的生理状况和营养状况,按照每个人的个体情况来安排食疗食谱。有些人应少吃红肉;有些人则适宜多吃红肉。有些人适宜多吃燕麦,有些人则不适宜多吃。  如果一个营养师给所有人都推荐同样的食谱,那只能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营养师。

    慢性病可以用偏方治愈

    按照西医的说法,慢性病是多因素疾病,难以治愈。这话虽然很客观,但远不如一个偏方搞定的说法,那么让人心情愉快。所以,一旦听说什么药能够根治糖尿病、高血压,就会有人追捧,尽管内行一听就知道是骗子。  糖尿病也好,高血压也好,在很大程度上的确是吃出来的,也的确可以用饮食的方法治疗,不过这和偏方治病完全不是一回事。那些吃出来的病,毫无例外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长期营养失调的结果,怎么可能指望用一种食物十天八天就治好呢?  要想解决问题,当然是要全面改变饮食习惯,平衡营养,增加运动,调整起居,消除病因。只要能坚持健康生活,这些“吃出来的病”才会逐步改善。        (据人民网)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空调房工作一天肌肤脱水一升
晒太阳 有助缓解腰背痛
“食疗”四大误区影响健康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