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物古迹系列之四 三道山门隔离世俗的喧嚣
天上瑶池地下王母池
  • 2011年01月12日 作者:
  • 【PDF版】

    王母池庙内的王母殿气势恢宏。

    文/片 本报记者 赵兴超

    泰山王母池道观,古称群玉庵,位于泰山南麓,山、城结合部的中溪谷口,座落于飞虬岭下,东傍梳洗河,北临虎山水库,属于泰山名胜带。创建年代无考,三国时已有建筑,经历代重修,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1959年翻修的王母殿、东西配殿和悦仙亭,保存了清代风格。每年的泰山庙会,王母池庙都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有春季三月三蟠桃会和九月九庙会。作为泰山文化旅游的一部分,为众多游人流连忘返。

    三国时期已有王母池庙建筑

    王母池庙古称群玉庵,唐代称瑶池,也称王母庙,位于泰山南麓红门宫东南。创建年代无考,三国时已有建筑,魏曹植《仙人篇》有“东过王母庐,俯观五岳间”之说,经历代重修,遂成现在规模。1959年翻修王母殿、东西配殿和悦仙亭,保存了清代风格。

    王母池庙景点工作人

    员告诉记者,王母池庙是三进式庙宇,由大门、王母池、王母殿、东西配殿、东西耳房、悦仙亭、七真殿和蓬莱阁组成。庙门为棋盘式门,四角施木柱,五脊硬山顶,两山墙砖石砌造。3间王母殿采用四柱七檩五架梁前后步廊式,后廊括入殿内,五脊硬山顶。正向开门,装四隔扇门,次间开窗,各开一隔扇窗。正间供王母铜座像。殿两侧有耳房,东3间为穿堂,卷棚硬山顶,七檩七架梁,顶铺仰瓦灰埂。东配殿3间五檩五架梁,单脊仰瓦硬山顶。正间向东延伸,名观澜亭,卷棚歇山顶,门悬“观澜亭”和“咽石山房”匾。西配殿又称药王殿,原供唐代名医孙思邈。七真殿分前后两部,原供七仙塑像,“文革”间毁,1986年重塑。庙西北有老君堂遗址,现存正殿3间。吕祖洞在梳洗河东,为一天然石洞稍加凿拓而成,原供吕祖石像,1967年毁。

    “群玉庵”一称由何而来,已难以稽考。据三国时曹植《仙人篇》中“东过王母庐”,崔爱国、吉爱琴认为此地已有早期建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水上往往有石窍存焉,盖古设所跨处也。”唐代李白《泰山吟》六首有“朝饮王母池”的句子,是否有庙,并无文献证据。《双束碑记》记载,唐大历七年,代宗遣内侍魏成信至岱岳观修斋,并投告王母池,这是官方认可王母池的较早记载。

    三道山门隔离世俗的喧嚣

    现存王母池道观为三进式庙堂院落,三道山门的设置匠心独运。记者跟随泰山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亲身感受了这三道山门的神秘之处。第一道山门,进入道观,起到了神圣与世俗世界之间“门槛”的作用,凡俗世界被隔在门外。从第一道山门进去,庙宇内的建筑、摆设都与世俗日常生活中迥然不同,香烟缭绕,钟磬悠扬,磕头叩拜、祈祷献祭的香客络绎不绝。接着从王母池子上踏过王母桥,拾级而上,进入第二道山门。这座水池,横亘在一山门与二山门之间,王母桥是从一山门这个阶段到二山门最便捷的方式,具有沟通的象征意味。

    自二山门拾级而上,迎面是王灵官塔,第二道山门径直对着王母大殿。正殿王母殿三间,坐北朝南,四柱七脊五驾梁,硬山五脊顶,是这个小巧的建筑群内核心的建筑,最高最大,位于建筑群的中轴线上。因为刚走完台阶,猛一抬头,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王母殿的恢宏震惊。其实,王母大殿也不是很高大,不过出现在小巧的王母池建筑群里,又在二山门之上,容易给人造成高大庄严的印象。

    北门是第三道门,也是步出王母池的通道。游客从第一道山门买票进入,从北门出来后,就来到虎山水库,由此脱离庙宇的神圣空间,进入凡俗世界。

    从三道山门逐级而入到庙宇结构布局,都有着层层提升,隔离尘世喧嚣,逐渐超越凡俗提升精神境界的内涵。王母池座北朝南的殿堂内,在三道门的设置中最为重要。神台上明铸西王母铜像庄然端坐,董双成、许飞琼像左右侍立,两侧陪祀有太阴娘娘、九天玄女,模拟了朝堂的宫殿建筑。在幽暗的王母殿内,在香烟缭绕的氛围中,在高大、庄严的王母神像面前,游客会有渺如尘芥的感受。其余殿堂配殿,比王母殿都要矮一些,凸显了王母殿的重要地位。

    逛庙会品泉水摸月石

    泰山庙会是一个庙会群,会期集中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就王母池而言,以春季三月三蟠桃会为主,九月九庙会香客相比三月三要少。泰山文化研究学者、泰山学院副研究馆员周郢介绍,山王母池香火兴旺可谓历史悠远。王母池道观内现存合山会碑六块,均刻于清代,“合山会”,充分体现了王母池庙会活动的兴盛。九月九恰值重阳节、老人节、登山节等众多节俗叠合粘连,庙会活动达到高潮,这一天岱庙、红门宫、斗母宫等处的庙会同时进行,王母池子庙会通常是庙会的最后也是重要的一站。

    除了庙会,王母池庙还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吸引本地及外地游客。王母池外、八仙桥东南的井原是自然泉,井水清凉洁净,且与王母泉水相通,每天来打水的泰城市民络绎不绝。池西王母泉,常年泉水淙淙,清冽甘美,据称生水喝了也不会肚痛。周郢介绍,王母池的特殊之处,除了神灵、庙宇之外,很重要的是殿前东西的两块奇石:日石和月石。有人认为,月石有疗病的功效,摸月石后再摸身体患病部位即可祛除病痛。月石中间油亮,拴了红带子,游客们转着圈摸摸一把月石,再摸一把自己的患病部位的场景十分常见。王母池门内为前院,中为石桥,桥下为池,环以石栏,是为王母池子。水皆缥碧,游鱼云集,香客往池水中抛硬币,据说漂起来就有好运气。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上瑶池地下王母池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