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李金金
春节临近,大量的农民工已开始返乡,用工荒的矛盾更加突出。一些人才市场由于招工困难,甚至都不敢去接企业的招工订单。12日,记者调查发现,在企业用工荒的背后却仍然存在着求职者求职难的尴尬。
招人难,企业开始“弯腰”
12日上午,在东城的沂州路、辽河路上,记者见到在人员密集区的宣传栏、公交站牌、电线杆等地方都贴着各式各样的招聘广告。一连锁美容院的人事经理齐晓林告诉记者,他们总共有12家分店,由于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他们常年都在招人。现在他们一个月能招来20人就很理想了,而在两年前,一个月就能招来80多人。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不少服务行业因为招人难,已经开始降低招聘要求。百货大楼经营服装生意的孙丽娜告诉记者,如今将招聘人员的要求进行了调整,“原来我们招人至少要提供高中毕业证,现在初中毕业的人来了我们也要。”一家商务会所的徐先生告诉记者,会所计划在本月中旬开业,需要招聘30多名工作人员,可目前通过招聘会、网站、朋友介绍等各种方式也只招了十几个人。由于招不到人,徐先生很担心开业会延期。原本还想要求招聘的服务人员达到高中学历,可如今他就想着只要应聘的人吃苦耐劳、品行端正就行。
通过对人才市场的调查,记者发现招技术工同样也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甚至一些工厂给出更为优厚的待遇后,仍面临着招工难的尴尬。在新世纪人才市场和黄河口人才市场上,记者见到招聘方推出了大量的技术岗位信息,可应聘者却是屈指可数。在一大型企业挂出的招聘栏上,招聘的工作岗位有铝业操作工、化工工艺员、纺织操作工等100多人。负责该企业招聘的刘主任告诉记者,这仅仅是总部要招的一部分人,地方分厂需要的工人就更多了,如今她几乎每周都要到人才招聘会上来招人,“情况好的一天也就十多个人填写报名表格,但是缺口还很大。”为了招到人,刘主任说:“我们提供的工资待遇算是本行业里最好的。”
求职难,只因没有“对口”
面对应聘难的现象,记者采访不少求职者,他们均表示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也很难。东营某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大三的学生李琳说,现在通过网络投了很多简历,也跑了好几次招聘会求职,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想找个和专业对口的,但是招聘会计的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李琳说,“服务行业也不愿去,毕竟上了这么多年学了,还是想找个说起来感觉有点文化的工作。”
东营某大专院校大三学生小戴说:“我们毕业学校都会安排工作,但是好些学生不愿意去,听说去了实习期的工资每月才600元钱,太少了。”
跑过一年业务的于先生也在寻找新的工作,他告诉记者,跑业务没有时间限制,工作也比较自由,“现在还想找个跑业务的工作,就是看看有没有比现在的工作好做点,提成再高点的。”
黄河口人才市场的马女士向记者出示了各类求职者的简历,其中想做文员或会计岗位的求职者要比服务员、车间操作工等岗位高出三四倍。马女士说,现在年轻人都喜欢比较清闲的工作,不喜欢被约束,办公文员一月也就1000多元,不管吃住的工作很多年轻女孩都喜欢干。而会计工作没有工作经验企业也不愿意用,从出纳、收银做起,刚毕业的学生也不愿干。
破“难”之道
合理要求岗位保障合适待遇
要解决招人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毕业生就业办的主任张鹏认为,关键是要企业提高工人待遇,基本工资的提高,五险能按时缴纳,企业承诺给工人的福利要真正兑现;企业也要不断地改善工作环境,特别是对身体有害的化工企业要通过一些技术改造,将危害降到最低;对应聘者的岗位要求合理化,不能盲目提出过高要求,设置不必要的门槛。
摆正求职心态做好职场规划
“刚工作一两年的毕业生换几份工作很正常。”张鹏说,有些毕业生认为自己学历高,都想从事管理岗位,对普通基层岗位避而远之,频繁跳槽,期望有更好的待遇、更好的工作环境。而真正福利待遇好、工作环境好的企业在招聘时,求职者蜂拥而至,就会出现“众人挤独木桥”的情况,大量的人会被淘汰,从而造成求职难的局面。
张鹏说,求职者要摆正心态,从基层做起,不能眼高手低。求职者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职场规划,在普通岗位上成就个人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