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克远
所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过去,人们总把“车头”限定为领导甚至主要领导,现在看,这样认识有点狭隘。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固然极为关键,但浑身是铁又能捻几根钉?开展工作,发展事业,必须得有一批骨干人员,特别是业务骨干。
这些年,齐鲁晚报和生活日报围绕业务骨干的培养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是大力倡导争先创优的理念,积极营造力争上游的氛围。诸如“宽容生活,计较工作”;“不干什么也要干活,不吃什么也要吃亏”;“干活就是最大的支持,奉献就是最好的礼品”;“逢优必争,逢奖必夺”;“既要学习先进,也要感恩先进”等等理念,经反复强调,已经成为两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创新激励措施,力推先进典型。各种各样的物质奖励,名堂甚多,数额甚大,就不用说了;单是每年的名编名记出国考察,作为两报的传统奖励项目,因为延续多年,如今已经很难选择目的地了。我印象中,像“张金岭作品研讨会”、“张刚现象研讨会”、“张洪波采访报告会”之类的个人推介活动,两报搞了好多次。我还记得,两报曾专门为名编名记正式出版过“名录”,有一年还把名编名记的大照片刊登在了春节特刊每个板块的封面上;至于直接突出个人的报纸栏目,像“徐静播报”、“玉涛探路”、“沙眼看球”之类,数量多且醒目,更是形成了两报鲜明的办报特色。
凡此种种,都是为了强化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业务骨干脱颖而出。我始终认为,办主流大报,必须有一批一流的编辑记者,没有“一流”就没有“主流”;树百年品牌,必须有一批名牌的编辑记者,没有“名牌”就没有“品牌”。两报很早就提出了“三个带动”的工作方法,即“领导带动,典型带动,活动带动”。其中,“典型”主要就是指的业务骨干。
在两报总编辑任上,我主要抓了三件事:文化建设、品牌建设和能力建设。这三件事的主体或载体就是队伍;没有队伍,一切理想都没有可能实现,一切工作都没有任何价值。而队伍的优劣,关键是树什么标,用什么人,树好了标,用好了人,导向就出来了,风气就出来了,进而事业也就起来了。
令我十分欣慰的是,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抓典型,带队伍,已经成为两报的一种优良文化传统。如今这套丛书的编辑出版,既是对这个优良传统的一种传承,也是对这个优良传统的一种拓展。
两报这些年,一批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一批同志成为了知名编辑记者,靠的都是业务。。然而可惜的是,有极少数同志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至今还分不出个轻重好孬,还以为干好工作不如和领导搞好关系,他们的心思根本没有或者没有完全放到业务追求上,总想走点捷径。我想再次说,他们错了,他们的想法至少在两报是行不通的。
我从不认为当领导的一定就心胸宽阔,历史上大人物小心眼儿的例子太多了。但我基本认定,作为领导,有一个最起码的共性,就是都喜爱肯干活、能干活的人。因为他们知道,没人奉承、送礼远不如没人干活后果更严重:没人送礼、奉承,并不影响他居于台上,甚至还降低了腐败的风险;若没人干活,那他就离下台不远了。在两报,肯干活的,他不巴结我,我也会感激他;不肯干活的,他亲近我,我也要防范他。我心里比较反感那种喝起酒来是哥儿们、干起活来不下力的人;肯干活的同志,在我眼里才是真帮忙的人!我尤其难以理解那种整天琢磨人不琢磨事的人,谁谁好了,谁谁歹了,无事生非,庸人自扰,有那工夫,费那脑子,去多写篇稿子,名利双收,不好吗?如今的两报主要领导同志,在这一点上,与过去一脉相承,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仍在两报工作的伙计们,如果有谁还认识不到这个问题,那可真是天大的糊涂蛋,终会误人误己啊。
我经常说,对业务上的先进典型,我们不仅要向他们学习,而且应该感恩于他们: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他们的贡献,才成就了今天两报的地位、两报的辉煌。如今翻看他们的作品集子,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不正是他们的这些文章在支撑着我们这样的报纸、我们这样的品牌吗?不正是这样的报纸、这样的品牌在支撑着我们报社的事业、我们职工的生活吗?
在日前召开的两报党总支扩大会议上,我建议两报要着眼于以下四项重大工作的协调推进:一是坚决完成指标,二是积极拓展事业,三是确保安全生产,四是努力改善生活。如今两报事业的规模在迅速壮大,既要提升本部,又要开拓地方,在干的事、想干的事多多,此当用人之际,伙计们还须努力啊!
有位政绩突出的县委书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如果能当上县委书记,就不能说他这一生中人民没有给他机会。这话给我很大启发,进而认为,一个有新闻理想的人,如果能在两报当上记者编辑,就不能说你这一生中社会没有给你平台。不要老是强调客观原因,两报如今环境很好,风气很好,势头很好,如果你没有被看好,首要的还是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你自己干得还不够好。两报总是在引导大家都把心思放到业务上,其实,活,很大程度上都是给自己干的,你有了较强的业务能力,你就是卖方市场,同事自会高看你,领导自会依赖你。比如这次出书,如果你平时不努力,现在就是给你机会,你又拿什么来出呢?
当然,话说回来,两报业务骨干济济,这次推荐的首批出书者,不过是其中的一些代表,决不能因此说没有出书者就不行。而且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工作的岗位也有不同,即使都干采编业务,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出书。其实,我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在两报,不论你做什么工作,不论你有多大本事,你必须要有力争上游、多做贡献的意识,必须要有学习典型、敬佩先进的意识,只要有了这种意识,你就是一个明事理的人,就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就是一个有益于两报的人,就是一个我心目中的最可爱的人。
以上,代为序,并与大家共勉。
(作者为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