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允平
在我童年的记忆深处,我还清晰地记得锔匠那苍老的“锔盆儿锔碗锔———大———缸———”的声音,那长长的尾音似乎还飘荡在耳际;我也保留着磨刀人“磨———剪子来———戗———菜———刀———”那充满磁性的声音,我一直以为这是最有韵味的吆喝声,如诗如歌,沁人心脾;我还喜欢听卖豆腐人敲出的单调的“梆”“梆”声,边往前凑,边与伙伴们喊着“梆梆梆,卖豆腐”;更记得货郎摇着似乎充满魔力的货郎鼓发出的“梆啷梆啷”的声音。
在过去的年代里,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们各有各的招揽绝活,有喊的,有摇的,有敲的,有直奔主题,什么都不必说,铺下摊子就开始工作的。如铁匠、锡焊匠,他们来到村中心,铺开摊子就开始作业。火刚生好,农人们就从家里找出需要淬火或修理的锄头、头、铁锨,甚至镰刀、菜刀、锅铲等也拿出来让铁匠们给敲打敲打。锡焊匠干的是轻巧的技术活,谁家的煤油灯漏油了、锅底漏水了,都可以拿给他,不用多长时间,他就给修好了。那些背着锤头、凿子的石匠从来也不吆喝,而是蹲在大街上,等候村人把他往家领,给已经磨平的石磨重新凿凿沟。
不管这些匠人喊还是不喊,我们这帮半大的孩子总是对他们充满了好奇,往往要将他们团团围住,看他们叮叮当当轮番敲打或将红红的铁蘸到水里冒出浓浓的烟气,唯恐漏掉哪怕是最小的细节,以资以后与伙伴们吹牛。
在以声音招揽生意的人中,虽说染布匠摇的鼓要比货郎鼓大,声音也更低沉浑厚,但我们对他实在没有多少兴趣,我们宁可围着卖豆腐的,听他敲着梆子发出单调的“梆”“梆”声。我们更感兴趣的是货郎鼓。
“梆榔梆榔”,货郎鼓一响,我们就知道货郎来了。货郎多是上了岁数的人,满脸沧桑,有的胡子拉碴,甚至淌着鼻涕。要是放在今天,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对货郎感兴趣。但那时哪管这么多,听到“梆榔梆榔”的声音,我们就从四面八方围拢来了,吵吵嚷嚷要这要那。实际上,真正能买点什么的还真不多。我们不过图个热闹。货郎推的手推车上一边放着一个铁丝编成的大铁笼子,里边摆满了各式货物,有女孩子稀罕的各种颜色的扎头绳、发卡、橡皮筋,有男孩子喜欢的玻璃球、糖豆,还有染鸡蛋、布头的染料等等。
看别人买东西是极有意思的事,货郎卖给女孩子扎头绳的时候,在刻有尺度的车身上认真地丈量着,嘴里还高声地说着一尺,两尺或三尺,满足了买主的要求后,最后还多给出那么一两寸,让买主高高兴兴地离开。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听锔匠和磨刀人的吆喝声,随着“锔盆锔碗锔大缸”的吆喝声,锔匠将带来的手钻、水桶、灰膏等在自己身前铺开,等待村人拿来大大小小的盆、碗。他略一瞅,就知道该钻几个眼儿,然后将两部分合在一起,将锔子用小锤头小心翼翼地敲敲打打,最后抹上灰膏,就算大功告成了。
锔匠一边工作,一边与村人聊天。有一次,一位爱抬杠的村人说,“你有没有500来斤的锔子?”锔匠问他要干什么,他说,“反正一个锔子三分钱,你给我几个500来斤的,我要将南山的劈缝子(裂缝)锔上”。惹得村人哈哈大笑。
自从看了电影《红灯记》之后,我们对来村里磨刀的那人就更佩服了。他一来,就喊一嗓子,“磨———剪———子来———戗———菜———刀———”,声音悠长,韵味十足,我们也帮着他喊,学得十分形象。《红灯记》里磨刀人扛着板凳,板凳上也没有磨刀石,虽然腰板挺直,但我们看来更像演戏。相比而言,我们更喜欢到村里来的磨刀人。他的板凳从来也不扛着,而是绑在小推车上,到了村里才卸下来。他坐在板凳的一头,将村人拿来的刀剪在蘸湿的磨刀石上非常有节奏地磨着,很快就将刀剪磨得明晃晃的。我们就是根据他的做法,回家学着磨刀的。如今,我们的磨刀功夫还是那时积累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切都离我们远去了。偶有喊上一两嗓子的,也没有了悠长的韵味,更多的人用上了电喇叭,他们是省劲了,但丝毫也唤不起人们的美感,倒是多了些噪音。越是听到喇叭喊,我就越发怀念过去的吆喝声。
时光流逝,带走春夏秋冬,带走我们熟悉的人和物,却沉淀下来记忆的片段,在岁月的长河中闪闪发光。
有没有某一张照片、一个场景或一首歌,会让你回忆起某个已逝的故人,家族中某段特别的历史,抑或某段特别的经历?
不妨跟我们分享你的故事。邮件可发送至zhuiyi_ql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