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月18日讯(见习记者 孙芳芳)随着春节的临近,大街小巷的年味儿也越来越浓,市民纷纷开始置办起年货。对联、福字、中国结等过节饰品也迎来黄金销售期。然而,18日记者在黄务大集上了解到,由于周边村庄旧城改造,村民纷纷搬进楼房,使得年货大集上的对联销售有点“冷”。
18日上午,记者来到黄务大集。在市场的一角并排有十几个过年饰品的销售摊位,对联、福字、中国结、年画等等应有尽有。记者发现,相比福字、年画、中国结等比较小巧的饰品,对联的销售状况不太乐观。
“对联卖不动,一上午能卖出个三副两副就不错了。”摆摊卖对联、福字等传统年货的吕大姐告诉记者,由于对联销量比较差,她今年进货主要以福字为主。随后,记者走访周围其他几个摊位发现,对联的销售量远低于福字、中国结等饰品,有的摊主甚至把对联从年货饰品中撤了下来。不少摊主表示,今年根本就没有进对联。“往年主要卖对联、灯笼,今年这两样都没有进货。”已经做了十几年年货生意的于大哥告诉记者。
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人的传统,但临近年根儿,对联销售为何遇冷?记者调查发现,黄务附近几个村庄旧城改造,村民纷纷搬进楼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联等传统年货的销量。
“今年刚搬到楼上,没地方贴春联,有点不习惯。”黄务姜家疃的张阿姨告诉记者,旧城改造的时候她和家人一起搬到了楼房,住进了宽敞的新楼房一家人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却没地方贴对联了,“年轻人可能没什么感觉,贴不贴无所谓,可我们这些老人还是喜欢这些传统的老物件。”
“像这周围的官庄、姜家疃、杜家疃、付家等等这些村庄都进行了旧村改造,大部分人都已经搬到楼房上住了,对联销量肯定受影响。”在黄务大集上摆摊卖了十几年对联的于大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住平房时,不仅有大院门,而且还有三五个小院门和屋门,每家总共要买大中小不等的三四副对联。而现在住上楼房,每家只在入户门上贴一副对联,有的甚至不贴,“居民的需求量小了,我们的销量自然也就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