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戚淑军 刘洁 本报通讯员 程斌
在省政府对17市的教育督导评估中,威海连续五年位列全省第一;威海还成为全省第一个所辖市区全部创建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县”的地级市,被教育部授予第一批“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 教育如何才能让人民满意?有哪些具体体现?“十二五”期间,威海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又是什么?本报记者对威海市教育局局长王强进行了专访。
农村学校“食暖行” 三年投进1.63亿
“率先提出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策略,全面实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王强告诉记者,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大部分农村学校学习和生活设施与城市学校仍有较大差距,教育部门十分重视。
2007年9月,威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农村学校“食暖行”工程。并实施以奖代补等优惠政策,若按期完成标准食堂建设或取暖设施改造任务,每校给予5万元的奖励。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对贫困学生发放每生每年300元的班车补助。
经三年努力,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63亿元,完成农村中小学食堂改造134处;完成取暖设施改造59处;全市学生班车总数达到680辆。目前,“食暖行”工程基本实现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农村中小学生就餐、取暖和交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外来务工子女 3.8万人就近免费入学
“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城市,威海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王强表示,近年来,威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管理工作,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威海都能上起学、上好学。 在入学渠道方面,威海教育局坚持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为主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子女实行就近入学。同时,不断加大投入,通过学校内部校舍挖潜、新建和改扩建学校,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提供方便。城区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增多,由两年前的12所扩大到28所,3.8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公办中小学,占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7.3%。
从2004年秋季入学开始,对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免收借读费,各项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2006年、2007年威海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实现免费入学,并为他们建立正式学籍档案,在入学、考试、毕业等方面与本地学生享有同等资格,有效杜绝了农民工子女失学、辍学现象。
教育现代化 2015年争当全省领头羊
王强表示,威海市“十二五”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可以概括为:一是实现“两个率先”,即: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域范围内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并向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延伸。二是保持“两个领先”,即:教育整体水平到2015年保持在全省领先,到2020年保持在全国同类城市领先。三是保证“两个高于”,即: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保证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明显高于省定标准。四是统一“两个标准”,即:按照均衡发展的要求,统一城乡普通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统一城市、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王强表示,2011年威海市教育局将重点在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以及教师队伍、教育质量等方面下大力气。总结推广各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经验,逐步实现城乡办学条件的均衡;进一步做好城镇幼儿园的统筹管理、规划与投入,确保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巩固农村学前教育成果,提高学前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