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实版“一个都不能少”
———记温拖乡民办教师色拉
  • 2011年01月25日 作者:
  • 【PDF版】

    色拉在批改学生作业。

    文/片 本报记者 朱锦绣 高洪超

    滴水成冰的冬天,窗外飘着大雪。走了3个小时山路,摔了好些跟头,她的目的是把3个孩子拽回学校念书。

    这不是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发生在温拖乡禅印寺小学民办代课老师色拉身上的真实故事。

    面对采访,色拉有些腼腆地摇摇手说,我没什么好写的,只是想好好教孩子。对于色拉来说,孩子们愿意来读书,就是她最开心和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教书已经14年

    1月14日上午11时,在温拖乡党批村禅印寺小学院内,见到色拉时,她正忙着给孩子们补课。泛着高原红的两颊,笑起来眼睛眯成月牙状,这是29岁的色拉给人的第一印象。

    “15岁的时候,色拉就拿起了教鞭。”温拖乡书记多吉介绍说,“在这个岗位上,她一站就是14年。”

    15岁,从德格县初中毕业后,色拉成了村里最有文化的人。在当地好心人的援助下,村里建了一间土坯房作为校舍,她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位老师,尽管没什么编制,只是民办代课教师。 

    “刚开始教书时,一天的工资只有2元,而且只发8个月的工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3年。”色拉轻描淡写地说。近两年来,色拉的工资涨到了一个月90元,民间慈善机构给她每月援助800元。而这些钱,也只是勉强维持生计,她还需要抚养自己的宝宝和去世的姐姐留下的孩子。

    一个都不能少

    和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一样,这也是发生在贫困山区的故事。不同的是,故事的女主角是色拉。

    条件艰苦,再加上当地人没有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当时没有几个孩子愿意读书。”色拉回忆道,逃学旷课成了家常便饭。 

    2003年的某一天,正在上课的色拉一转身发现,班里的呷松嘉措、泽翁仁真、排吉这3个孩子脚底抹油———溜了。她把其他的孩子托付给前来支教的志愿者,抽身把这3名娃娃追回来。 

    外面飘着大雪,3个孩子往教室对面的山上跑去。色拉一路追一路喊,山路太滑,摔了好几个跟头。就这样连走带爬,色拉沿着山坡一直往山顶爬。3个小时后,色拉终于在山顶的一个洞里找到了3个孩子。看到老师像个雪人一样,3个孩子哇哇大哭,乖乖地跟着色拉回学校。

    “打那以后,这3个孩子认真读书,都挺有出息。呷松嘉措还去读了中学。”色拉自豪地说。 

    “我会一直教下去”

    十四年如一日,色拉教书“上了瘾”。坚持教书的原因,色拉只简单地归结出一句话,“我喜欢读书,也喜欢教书。” 

    色拉有个一岁的宝宝,但她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她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生身上。一同工作的志愿者苗静说,“色拉一年只有7天的年假,其他时间她自愿给孩子补课。上完课后给个别孩子‘开小灶’。” 

    “我会一直教下去。”色拉说,“如今学校的设施虽然比以前好得多,但仍需要改善。” 

    最令色拉欣慰的是,近两年来,孩子都愿意来校读书。“以前为了劝孩子读书,经常去山洞里找孩子,还去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色拉说,她经常跑到5公里外的学生家里家访。“随着村里人和外界交流越来越多,家长渐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让孩子上学的动员工作好做多了。”色拉露出了笑容,孩子愿意来读书,这让她很高兴,也很有成就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援助温拖贫困儿童请您报名
现实版“一个都不能少”
一口锅是我的书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