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场管制员黄浩:
空中交通的安全卫士
  • 2011年01月25日 作者:
  • 【PDF版】

    黄浩是临沂机场塔台的带班管制员,机场管制员通俗点讲就是“空中交警”,他们负责航班的起降。在繁忙的春运中,机场管制员究竟又有怎样的生活?

    本报记者 王健

    机场管制没有小事

    黄浩所在的塔台有7层楼那么高,而他的工作间却只有20多平方米。在这20多平方米的塔台里,黄浩管制着100公里以内,3600米以下的空域。

    天空看似空荡,但在黄浩的眼里却是异常繁忙,飞机与飞机之间是靠高度来分开的,每个高度层里只能有一架飞机。“飞行员只负责自己的飞机,但是整个空域内的飞机情况都需要管制员来协调和指挥。”黄浩说。

    黄浩称,在高度基本面上,报错一个个位数,飞机实际的误差就可能有8米。这8米对飞机起降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报低了,飞机可能提前接地,报高了飞机就有可能起飞不了。

    职业习惯让“07:12”成了“洞拐幺两”

    为了防止一些数字的混淆,根据规定,管制员会将“0”念成“洞”、“1”念成“幺”、“2”念成“两”、“7”念成“拐”。

    由于这几个数字每天都要接触,黄浩生活中一些小习惯也受到了影响。时间“07:12”黄浩会念成“洞拐幺两”。

    管制员一旦进入了塔台便不能下去,哪怕吃饭也不能离开,得让同事给送饭。下班时间要看天空的“脸色”,如果天气不好航班晚点,他们就得陪着直到航班恢复。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是很正常的事。

    “管制员工作还得有耐心,在20多平方米的地方待12个小时以上,天天与数字打交道有时候比较枯燥。”黄浩说。

    黄浩告诉记者,飞机的起降安全集中在管制员手中,他们管制员压力都非常大。每个管制员刚参加工作时都做过噩梦。

    

    工作繁忙,两年才能回一次家

    黄浩说,一个成熟的空中管制员培养周期在4至5年,所以空中管制员是稀缺型职业,这也使得空中管制员工作量很大。

    他从2002年就开始从事管制员工作了,同时指挥好几架飞机起降,让黄浩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黄浩的老家在湖南岳阳,父母在老家,年纪都很大了。黄浩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去年就没有回老家过年。

    “我一般是两三年才能回家过一次春节,我的工作离不开家人的支持,有时候觉得对他们有些亏欠。还好,今年我可以回家过年了。”黄浩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礼品茶市场今年冒出个“金骏眉”
年货多多“炒”年味
春节保洁得多擦一遍
城区客运秩序集中整治
空中交通的安全卫士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