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1月26日讯(记者 乔显佳 见习记者 李钢) 26日在山东博物馆报告厅专为“齐鲁晚报元青花鉴赏团”而举办的“元青花真伪鉴定讲座”,因为听众太投入,主讲人白云哲足足讲了两个多小时。讲座后,众人围住专家一个劲地问这问那。
白云哲先生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数十年在山东博物馆文物保管部工作并任主任,经他手鉴定或者研究的瓷器无以计数。
“元青花真伪鉴定讲座”共分三部分内容:青花瓷的产生和发现,元青花瓷器的特征以及白云哲本人对当下社会上元青花热的一点看法。白云哲说,学术界普遍认为唐宋时期是青花瓷器的萌芽时期。到了元代,景德镇开始出现成熟的元青花瓷器,它的釉色鲜艳,胎体白中泛青,这成为人们对元青花的一致认识。最近二十年,国内外出现了元青花收藏、研究的热潮。
他介绍,鉴定元青花应从瓷器的底部、颜料、纹饰、黑斑、乳突以及衔接等方面入手。拿不准的时候,应请专家“掌眼”,即便掏一点儿鉴定费也比因为买假瓷器而血本无归好。
白云哲介绍,元青花中的龙是张着嘴的,三爪为主(菏泽沉船出土的龙纹梅瓶为三爪),基本上都“有胡没须”。凡是龙须修长飘逸的,都是采用明清龙的造型,这些“细节”也是鉴定元青花真伪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