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要能团聚花多少钱都值
  • 2011年01月28日 作者:
  • 【PDF版】

    文/本报记者 韩杰杰片/本报记者 吴凡年关临近,置办年货成了每家每户的头等大事。

    当新年的钟声临近敲响,烟花在空中即将绽放,一个共同的旋律围绕着每个人:回家。

    谁都明白,离家在外,一年的努力、辛劳、拼搏、汗水,都只为在这一刻衣锦还乡。

    然而,回家的路,总是坎坎坷坷,车票难买,旅途劳顿;回家的账,总是紧紧巴巴,开支难控,似乎怎么都不够……

    买什么给父母?送什么给妻子?拿什么给孩子?

    回家之前,总有那么点近乡情怯,总有那么点忐忑,总有那么一笔回家账要算算。

    农民工:杨业祥回家=330元车票+2500多公里

    1月27日下午两点,潍坊火车站二楼的候车厅里人群熙熙攘攘,农民工杨业祥、吴应洪正跟同伴聊着天,等着K344列车的进站。

    回家之旅,让他们满脸喜色。

    K344列车下午3点多才到站,他们守着行李,想着家人,似乎等车的时间也变得不那么熬人。

    “我们一早就起床了,赶的是快九点的火车,从烟台出发,中午到了潍坊。在潍坊中转,票已经买到了,下午就坐车去南昌。”52岁的杨业祥离家打工才三个多月,就十分想念家人。

    说着简单,但是这段旅程在春运大潮中又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从烟台到潍坊,314公里,耗时4个小时,路费28元,从潍坊到南昌,1372公里,耗时17小时56分,路费170元整。

    到了南昌后,如果运气好,他们能及时买上去重庆秀山的火车,据说这趟列车一天只有一趟,如果买不上,就只能在火车站再等一天。南昌到重庆秀山,约耗时14个小时,1000公里,路费130元左右。

    到了秀山后,他们还需再坐一个多小时的汽车,才能到家。

    2500多公里的旅程,除了最后一站,他们全是带着行李,站票抵家。

    “在山东就是打小工,盖大楼,没挣多少钱。”谈起回家,杨业祥嘿嘿地笑着,“就是为了个团圆,回家见见妻子、孩子,还有可爱的孙子,就行了。”

    相比旅程,他们更愿意谈谈回家后能预想到的小幸福。吴应洪今年正月出门后,离家已经近一年。这段时间里,他转战了潍坊、青岛、烟台三个地方打工,一年的拼搏,只为春节这一刻的还乡。

    “孩子都8岁了,特别想孩子跟妻子,以前只能在电话中听听他们的声音,现在就要见到了,很高兴。”说起家人,吴应洪眼角都溢满笑意。

    挤在春运大潮中的他们,抱着回家团聚的念头,虽然身体疲惫,但心里是欢快的,因为载的是对家人的满满思念。

    北漂一族:冯超回家=三个月积蓄

    1月19日晚上10点,冯超风尘仆仆地从火车上下来。经过四个半小时的车程,他还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到达家乡———安丘城北曹家庄子。

    为了能多在家中陪陪父母,他将年假留在了年底,才得以躲过春运高峰。“走得早,票也好买,回家花了五个半小时,外加228元钱的动车票钱及5元钱的手续费,很幸运吧。”

    谈及这次回家旅程,他显然比较得意。

    对他来说,过年回家以前最愁的就是买票,排个两三个小时的队是常事。

    2007年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北京工作的冯超,一年仅有两次机会回家,分别是十一和春节。长时间不回家,他对父母老觉得愧疚。

    这次回家,冯超给父母和奶奶的钱总共是7000元。

    作为家中的独生子,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基本都是他出马,但是父母总会贴心地把出门的礼物准备好。他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开支。

    不过,同学聚会、朋友聚会、亲戚家小孩的压岁钱,平时买点日常用品,基本上过个春节掉不下一万元钱来。

    “不能常常在父母身边,每次回家总想着多给父母点零花钱。”冯超说,其实父母都有工作,家里也不缺什么。而且他一回来,家里总会变着花样给他补补,年后临走时总给准备这准备那的,就怕他在外受苦。

    真要算回家账,他觉得父母的账才是负数。父母抚养他长大成人,这笔账是多少钱也算不清的。

    “能回家一趟,与家人团聚,多少钱也值吧?”最后,冯超带着认真的眼神反问记者。

    私企老板:卢伟就求买个家人满意

    在奎文区做机械部件生意的卢伟,虽然才33岁却已事业有成。

    每到年底这个时候,他就特别忙,一年内没结的账该要的就得要了,员工的福利、年货也得帮着定了,帮过自己的贵人、买卖上的朋友,这些关系也该打点了。

    不过,忙归忙,他总惦记着为家中的父母、亲戚搜罗点特别的东西。

    卢伟老家在寿光,虽然离着市区不远,但是他回家的时间也没有多么宽裕。

    “老人住不惯楼房,住个几天,就够了,嫌憋得慌,也没人跟他聊天。”卢伟说,在老家,家中还养着鸡,养着小狗,父母也舍不得。

    卢伟说,过年就是家人团聚,哥哥在济南工作,但每年的大年三十,他们两家铁定会回老家过。

    “回家过年基本上花费就得过万,要是办点好货,两三万元钱吧。人情支出占不少,压岁钱,给老人的红包等。”卢伟说。

    父亲喜欢喝茶,他每年都给父亲买斤几千块钱的好茶,而海参啥的,家里基本上也是他供着,不断。今年他托人给父亲买了两筒极品铁观音,估计父亲会很高兴。

    “不见得是贵东西,家人就开心,就是图子女那个心吧。”卢伟说,几十元钱的东西,老人也高兴。去年春节,他们一大家子趁假日去南方旅了一次游,也都玩得非常开心。过年花多花少,目的都是一个,就是买个家人满意。

    记者手记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春节就是回家的代名词,这个说法估计没人反对。

    但每逢春节临近,总有那么一群人,有时间回家,却总是犹犹豫豫。

    采访中,记者也碰到了不少。他们或是在大都市中闯荡得不那么顺利,频频更换着工作,或是年底了两只口袋没多少积蓄,回家却面临着爸妈、姊妹们的红包压力。“最近单位征集员工意见,问谁愿意过年值班,我想报名。”参加工作两年的小孟临近年底,却生出了一种“恐归”情绪。他说,父母都以为他在潍坊混得挺好,其实每月不足两千元钱的工资,除去房租和生活费,就没剩下多少了。回家以后,得给爸妈个大红包,同学聚会也有支出,处处似乎都要花钱。除了花钱外,小孟还担心来自朋友们的攀比。

    让小孟打消念头的是母亲打过来的一个电话。

    “孩子,你喜欢吃的香肠都给你晾好了,柿子饼也备下了,啥时候回家吃啊?”电话那头传来母亲思念的声音。

    小孟突然眼角湿润。其实,每次他回到家中,迎接他的是挂在父母眼角皱纹上的思念和笑意,父母最先问的、最关心的是他在外吃的好不好住的好不好,身体健康不健康。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天下父母亲最关心的问题吧。

    不要再为囊中羞涩而耽搁启程的步伐,回家过年便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就像歌中唱的那样: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原来我想衣锦把乡还,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里总有年夜饭。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亲人从来不会嫌我烦,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年后再折腾一番。

    所以,有钱没钱,都拎起行囊,回家过年吧。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宁3C、小家电春节旺销
图片新闻
10万爱心款救助白血病运动员
只要能团聚花多少钱都值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