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生代农民工“融城”公共服务需跟上
  • 2011年02月14日 作者:
  • 【PDF版】

    面对未来,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较低,返乡意愿更低,究竟把归宿定在哪里,近半数新生代农民工持观望态度。    ———谢宁

    政府为农民工培训有专项资金,但目前大部分农民工都是跟工友、师傅学习,有些专项资金竟花不出去。     ———刘俊福

    本报记者 马云云 王光照 见习记者 陈伟

    最近,用工荒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在这轮探讨中,新生代农民工无疑成了主角。为加

    速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政府部门及社会应该做些什么?

    13日,邀请省政协委员、团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宁,山东省城建集团董事长刘俊福做

    客本报“热线听民声”栏目,与读者就这一话题进行对话。

    近半新生代农民工不知归宿在哪

    “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更为活跃。”刘俊福接触了不少“80后”、“90后”农民工,感觉他们视野更开阔,自主意识也比父辈强,有更多的精神需求。正因如此,他们会将自己的生活状态与城市居民相比较,“一比较就会有心理落差。”

    很多人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有着无限向往,强烈希望在城市定居,谢宁说,事实比这复杂得多。

    谢宁介绍,山东省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城市融入状况调查显示,面对未来,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较低,返乡意愿更低,究竟把归宿定在哪里,近半数新生代农民工持观望态度,“这表明他们对未来很迷惘。”

    他们考虑的不只是金钱

    “我在城里买了房子,但是不符合落户条件,现在孩子上学需要交借读费,很让人头疼。”市民陈女士来电说起自己的困惑。

    刘俊福表示,不少新生代农民工会碰到类似的情况。他们考虑的不只是金钱,还有如何在城市安居乐业。

    “这就要求政府部门提供更完善的配套公共服务。”谢宁说。他以新生代农民工最为关心的子女教育问题为例分析,政府应加大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容纳能力,并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

    刘俊福也建议,政府部门在发展城市公共服务事业时,把这部分人群纳进来。

    不过刘俊福不主张单独为农民工子弟设立学校,“一方面担心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也担心不利于孩子成长,和城里孩子一起学习会成长得更好。”

    提供各项服务政府应尽责

    谢宁认为,尽管接触的新鲜事物更多,但在很多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的观念还有待提升。

    谢宁说,目前新生代农民工中有近60%靠老乡、熟人介绍工作,通过政府或有关部门组织劳务输出而就业的比例非常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用工荒和招工难并存的现象。

    “一边是用人单位招不到人,一边是农民工找不到工作,中间缺乏的是信息沟通。”谢宁认为,政府应提供就业服务,在新生代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之间牵线搭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合理流动。

    刘俊福则和读者聊起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的话题。他说现在一些“金牌月嫂”月收入几千元还供不应求,可见技术的重要性,但一些农民工意识不到这一点,“缺乏培训,没有学习意识,找工作时又不愿意干脏累和工资低的活,这是有问题的。”

    刘俊福说,政府为农民工培训有专项资金,但目前大部分农民工都是跟工友、师傅学习,有些专项资金竟花不出去。

    “这让我非常吃惊,有关部门是有责任的。”谢宁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投入,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生代农民工“融城”公共服务需跟上
记者部落:
读者建言:
“热线听民声”今联动12345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