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买房·买车·当爸爸
———农村奔三“80后”兔年畅想
  • 2011年02月14日 作者:
  • 【PDF版】

    这几年,东营老家的经济可谓蒸蒸日上,将近而立之年的我和伙伴们,2011年春节回家聚到一起谈论最多的是房子、工资和物价———邻居的发小买上车了、当爸爸了,初中同学在市里买上楼了……

    我的家乡是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辛庄村———小清河畔的一处小村庄。自从2003年考上大学,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到如今我在外边已漂了7年,每年回老家的次数不超过三次。“在外边闯,心都野了。”每次我都这么安慰自己。

    不过,每年春节,我都是回家过的。每次回家,家乡的变化都在日新月异,原先低矮的土坯房渐渐被高高的红砖房取代,冰箱、洗衣机、电脑等原先城里人才会用的东西也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每年考上大学的人也越来越多,等等。 

    与此同时,在这不短的7年里,儿时的伙伴们一个个步入婚姻殿堂,当起了爸,做起了妈。“等我儿子大点了,正好给你当花童。”从小玩到大的老伙计老国开玩笑说。

    “接近年底,我们这边橡胶、化工等企业的工资又普遍涨了500多块钱,现在平均每月的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想想咱们2007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在一般企业试用期的工资才700元/月,如今试用期的工资都1300元了。”腊月廿八上午,在我村一个从小一块玩到大的朋友老国的家里,老国一上来就向我这个常年在外的老朋友说起了老家2010年发生的大变化。 

    “现在咱们东营大大小小的厂子很多,而且今年工资也涨了,开春就出门去找个工作,毕竟我的儿子都一岁半了,花钱的地方渐渐多起来了。”老国说道。老国,男,26周岁,和我同龄,2007年和我一起大学本科毕业后,在老家的乡镇企业工作,于2009年3月份结婚,2009年底就当了爸爸。最终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2010年老国在老家“宅”了一年,到如今也憋坏了。 

    “都不会种地了,在家门口打工赚钱。”说话的是我的一个邻居———25岁的雷。雷初中毕业后就在我们老家乡镇企业打工过活,作为一个标准的农村小青年,目前在老家的一个纺织厂上班,主要是干点力气活,每月工资在2000元以上。 

    平时下了班,雷就骑着摩托车回农村老家,打开电脑上个网、玩会儿游戏、看看电影、聊聊天。对于以后的打算,雷并没有考虑太多,只有一点可以确定:“在老家的厂子找个工作,很简单。眼下农活肯定是不会种了,最近几年就在乡镇企业里找点活干干,争取买上楼房,找个媳妇儿吧。”

    这句话不禁让我感慨良久,试想:像我这么大的“80后”的伙计们,在农村生活着的初中同学们,无不在附近的乡镇企业里工作着,而大学同学们更是选择了城市,田地对于我们这些“80后”们来说,仿佛已不再熟悉。 本报记者 杨金涛 (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团圆就是一种浓浓的年味
饭店里订来年夜饭
忙忙活活过年是一种幸福!
买房·买车·当爸爸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