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关链接
末级渠系建设让农田不再“喊”渴
  • 2011年02月21日 作者:
  • 【PDF版】

    这样的“蘑菇头”,在临沭县白旄镇埠东村的地头上,每隔40米就有一个,只要接上水表,村民就可以浇水了。    记者 胡跃东 摄

    冯增田委员提到的“新建和修复末级渠系”在抗旱中发挥的作用确实可行。

    临沭县作为全国“小农水”建设重点县,自2009年起,临沭县投资1亿多元建成龙窝灌区末级渠系,通过在沭河临沭段上游建橡胶拦水坝,在下游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建末端渠系配套,将沭河水引到十几公里外的农田。

    临沭县白旄镇埠东村在大旱之年并未遭受大灾,就是沾了小农水建设的光。埠东村党支部书记刘晓说,当时在进行小农水改造时,镇上的领导说,通过埋入地下的低压管道灌溉系统,就可以将水直接引到地头,再也不用拉水泵、铺管子。然而,种了这么多年地的乡亲们,都不相信会这么方便。身为村干部,虽然他也对低压管道灌溉系统将信将疑,但是他还是带头进行了低压管道的改造,才有村民陆续进行了改造。在今年的大旱中,进行了管道改造的村民的小麦受干旱影响很小,没有进行管道改造的村民看到后,纷纷要求进行改造。

    据了解,依靠龙窝灌区末级渠系工程项目,临沭25万亩农田都可浇上水,占县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比重达61%,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比重提高3.67%,渠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可提高25%。

    本报记者 胡跃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大中水技术在农业中的利用
末级渠系建设让农田不再“喊”渴
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