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一乞讨村” 的孩子们
  • 2011年02月23日 作者:
  • 【PDF版】

    ▲村口的标语“别跪了,站起来”特别显眼。

    文/片 本报记者 王倩 见习记者 刘志浩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建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将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街头乞讨儿童。

    有人说,曾经在济南大街小巷“活跃”的“丐妇帮”大多来自被媒体称为“第一乞讨村”的甘

    肃岷县小寨村。尤其是孩子们放了寒假后,“丐妇帮”也活跃起来,有的甚至春节都不回家。

    于是,记者走进小寨村,了解“第一乞讨村”的现状。

    红红的记忆

    2月12日,农历正月初十。甘肃岷县小寨村上空飘起小雪花。

    小寨村曾经很有名,在以前,由于吃不上饭,村里60%到70%的村民外出乞讨,尤其是那些孩子们。于是,这里逐渐成了“中国第一乞讨村”。

    在村口,三五成群的小学生手中拿着《寒假作业》,有的还吃着零食,说说笑笑地向学校走去。

    按照放假之前的安排,2月12日是寒假期间的第二个返校日。此时,距离正式开学还有十多天,距离第一次返校已经过去17天。

    而学校专门在假期中间设定返校日,是为了防止学生跟着家长假期外出乞讨,这也成了小寨村里学校的独特的“规定”。

    今年10岁的红红(名叫龚亚红)是明德小学(小寨村内的小学)三年级的一名学生。这次返校她除了带着寒假作业,还特地带了一本钢笔字帖。

    “这个假期,我在家里除了写作业、看电视,就是跟着父母走亲戚,耍(玩)得很高兴。”红红

    说,曾经一次跟随父亲外出乞讨的经历,让她很伤自尊。

    那年,红红6岁,乞讨地点是上海。

    天气最冷的时候,爸爸说带她去上海看望很久没见的姐姐。那是红红第一次出远门,来到大城市的她感觉一切都很新鲜。

    转眼到了该回家的时候,爸爸和她却并没有离开上海,而是来到一条很多人经过的马路边。拉着她的父亲向经过的人伸出了手,很多人掏钱给他们。有的还会多说一句话:“这么冷,赶紧让孩子回家吧。”

    那时的红红还不明白是怎

    么回事,但是害羞的她始终没有伸出双手,而是拽着爸爸的衣角,怯怯地跟在后面。

    直到上学后,她才明白那就是乞讨。而老师经常在班里讲:“我们小寨人现在必须站起来,你们(小寨的孩子们)不能跟着父母外出乞讨,这样别人永远看不起小寨人。”

    每次听到这些,红红都会不自觉地低下头,她认为那次乞讨是很不光彩的,给小寨抹了黑。

    外出乞讨的孩子越来越少

    与红红有着相同经历的还有今年12岁的梅梅(真名方晓梅)。她住在小寨村三社,与红红是同班同学。

    “那个时候,我才四五岁。好像跟着爸妈出去了两次,都是天气最冷的时候。”梅梅说。

    “我爸妈要钱不好要,人家都不给,所以他们说必须得带着我,城里的人见不得孩子挨冻。”

    说到这些时梅梅眼神变得很忧郁,她说那时候自己就伸着一双冻红的小手向城里人要钱,但是一句话都不会说。遇到别人问自己时,她只是瞪大眼睛看着对方。

    “去过很多地方,我也记不清楚都去过哪儿了。”梅梅说,这样的经历说出来会让同学看不起,虽然班里很多同学都跟着家人出去乞讨过,但是大家都像是达成共识一样,从来不敢公开承认。

    “你知道我们为什么会在一个寒假返校两次吗?”梅梅突然问道。

    “为什么?老师检查作业?”记者反问她。

    “其实不全是,主要是老师害怕我们跟着家人外出乞讨。我们过年前返一次校,刚过完年再返一次。放假前,老师还特地开会,给家长写信,不让我们外出乞讨。”梅梅的回答让记者很吃惊。

    在小寨村明德小学,一位姓王的值班老师也证实了梅梅的说法,“有这个考虑,大多数学生都会返校,除非家中有特殊情况,我们也会调查。”

    记者了解到,不只小寨村的小学采用这种方式,曾经乞讨人员较多的附近村子的学校也采用这种方式。

    在昆明读大学的小董家住虎龙村,与小寨村相邻。他也证实,他们村里的小学在寒假期间每10天返一次学校,“现在利用假期外出乞讨的人越来越少了。”

    在小寨村三社一块空地上,村民聚在一块聊天,一位石姓村民说,别的社不知道,今年春节,他们社一个出去乞讨的都没有。

    “我的孩子是肯定不能出去乞讨,我外出打工供她读书、考大学。”一位村民边与身边的女儿嬉戏边说。

    “小寨人,站起来”

    今年22岁的小寨村村民董晓轩告诉记者,与他同样大小的伙伴小时候大多跟随父母外出乞讨过,“那时候太穷了,大家都往外跑,不出去的反而不正常。”

    “现在确实不一样了,我们都是外出打工,内蒙古、南京、北京等地方都去,还有你们山东。靠自己的双手赚钱比较靠谱。”董晓轩说。

    在村里人的指点下,记者联系到了李玉平———小寨村考出

    去的第一位大学生,现在在无锡一家网络公司工作。

    他说自己也跟着父亲出门乞讨过,那年,他7岁。就是那次经历,让他体会到什么是“看人眼色”,什么叫“别人不拿正眼看你”。他发誓再也不外出乞讨了,并在考上大学后,发表了一篇题为《致全乡中小学生的一封信———别跪了,小寨人,站起来》的文章。

    “那时候,我们村里外出乞讨的太多了,都是孩子作为乞讨的‘筹码’。真正改变我们命运的,只能是知识和自立自强。”李玉平用自己的经历给家乡父老上了一课。

    就是这篇文章,唤醒了很多还不懂事的小学生,他们开始意识到“乞讨会让人看不起”。

    今年春节回家,李玉平欣喜地看到了小寨村的变化,尤其是孩子们,“现在稍微懂事的孩子,就是让他们出去乞讨,他们也不去了。”

    与李玉平一样对家乡充满信心的还有邻村在读大学生小董。“我热爱我的家乡,不可否认现在还有人外出乞讨,但已经是很少数了,而且都是偷偷摸摸的。”

    村民的中药材生意

    小寨村村口,“别跪了!站起来!”“别跪了,父老乡亲,站起来,活出尊严!”的标语特别显眼。

    在学校崭新的教学楼前,几名小男孩推着一辆儿童电动车快乐地嬉闹,几名女孩在旁边的空地上正做着游戏。一切都是那么快乐与和谐。

    据小寨村村支书杨金忠介绍,目前,小寨村有十二个社,总共有540多户人家,2540口人。“现在真是不一样了,村民在地里种当归、党参等中药材,有的村民做起了生意。更受益的还是孩子,九年义务教育不收钱,还有补助,村里的孩子都去上学了。”杨金忠高兴地说。

    现在的小寨人仍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但不少村民开始有了自己的“产业”———种植中药材,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代步的摩托车。

    董晓轩家的摩托车是花了几千元买来的,他告诉记者,这都不算什么,近几年村里有人做中药材生意发家了,买上了汽车,甚至有人开上了越野车。

    每5天一次的集市也让这个村子繁华起来,集市周边的药店、话费充值点、商店、饭店也多了起来,喜庆的春联寓意着这里生意兴隆。

    在梅川镇跑客运的曾师傅在拉记者去小寨的路上,指着一片空地说,“听说这边要建当归城,药材直接在这里交易,孩子们已经站起来了,小寨真的要站起来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一乞讨村” 的孩子们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