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渠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让企业“走出去”步子更大些
  • 2011年02月23日 作者:
  • 【PDF版】

    近年来 临沂不断加大鼓励出口的力度 资料片 

    对外贸易

    报告点击

    积极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新形势,深入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是,努力扩大出口。加强机械、板材、柳编等7大出口基地建设,推动企业参加国际质量认证和境外商标注册,进一步提升出口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会展、建设境外营销网络,巩固欧美日韩传统市场,开拓东盟、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扩大关键装备、紧缺资源性产品进口,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二是,有效利用外资。加强与跨国公司和中直、省直大企业的联系,搞好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协作联合,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千方百计引进经济效益好、产业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拓宽利用外资渠道,推动外资企业做好境外上市工作,努力完成省里下达的利用外资指标。

    三是,加快“走出去”步伐。多渠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发展服务贸易,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

    民生解读

    企业间相互合作才能提高竞争力

    政协委员魏秀鹏告诉记者,目前进出口贸易已经走过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最艰难的时刻。以他经营的公司来说,目前的营业额较2008年至少增加了30%。

    “面对机遇,也存在不少难题。”魏秀鹏委员结合自己的企业经营经验,提出目前临沂进出口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表示,资金问题是大部分中小型进出口企业面临的问题,而现在,在该行业中,中小企业太多,单个企业的竞争力相对薄弱。

    魏秀鹏认为,如果中小企业之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能相互合作,才能够为“走出去”和“引进来”提供更好的条件,才能提高竞争力。

    魏秀鹏提出,合理利用外资,对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有很大作用,甚至对大企业的业务扩展也有不小作用,如支持外资在临沂市设立投资性公司、融资租赁公司,鼓励外资采取合资方式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等。

    此外,他还建议,政府能够加强服务,规范管理,增加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真正为进出口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支持企业租赁收购国际知名品牌

    据了解,临沂市对今年进出口贸易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坚持规模效益并重,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出口新优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银凤、新港等16个省市重点培育的出口品牌,支持企业申请100个国际质量认证,注册50个境外商标,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品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租赁、收购国际知名品牌。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引进,加快发展具有知识产权的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此外,与国家轻工商会共建的板材、柳编两个国家级出口基地等项目为重点目标。另据了解,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也已经被提到日程上。

    同时,引导相关企业进一步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扩大木材、大豆、矿砂等重要能源原材料产品进口。政府还希望充分发挥商贸物流优势,引导重点商贸企业开展进口业务,扩大民生产品和消费升级产品进口,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2011年,政府还将积极组织参加在港台、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开展的重大经贸活动。根据目标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特点,精心筛选包装推介项目,有针对性开展项目对接,努力促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大力实施产业招商、精细化招商、小分队招商。进一步加强与商务系统驻外机构、境外经济团体和中介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依托市政府驻欧洲和美国招商联络处等平台开展委托招商。加强与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合作与对接,积极扩大基金招商。

    本报记者 周磊 邵琳 实习生 李铭

    生态环境

    报告点击

    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在节能降耗方面,要健全对重点用能企业和重点用能领域的预警调控机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严格控制用能增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搞好全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推动资源再生产业做大做强;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县区和企业;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等新能源,提高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新建农村户用沼气3万个、大中型秸秆气化站100处以上。

    在污染防治方面,进一步完善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防控机制,在重点点位增设特征污染物自动检测站点,确保及时发现和整改各类隐患,坚决杜绝重大环保违法案件的发生;在全市13个小流域,严格实施目标、总量、项目、投资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措施,在岸堤水库等区域建设环库生态带;继续治理大气污染,确保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0%以上。

    确保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0%以上

    民生解读

    不能为发展经济破坏环境

    田洪江家住北关小区,从小在涑河边长大。45岁的他,可以说见证了涑河的变迁。

    田洪江告诉记者,80年代初,涑河的水还很清澈,鱼虾随处可见,被孩子们视为天堂。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涑河却变黑了、臭了,河上时不时漂着死鱼,孩子们再也不能到河里玩耍了。

    “这几年涑河开发以后,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田洪江说,现在的涑河两岸,成为了临沂市一条靓丽的风景线,住在附近的人都喜欢在饭后到河边走走,也喜欢带着外地来的朋友们到涑河边转转。

    “我希望涑河的水能更清,两岸的环境能更美。”田洪江希望,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要只放在面上,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一定要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大美临沂。

    政协委员陆京飞说,生态环境建设是市民关注的热点,市民向往天更蓝、水更清的生活。现在经济建设确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让人感到心痛。经济发展总是要用破坏生态、破坏环境来作为代价,这种观念已经不能存在了。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陆京飞说,只有肩负起社会责任,企业才能更好地走下去。

    本报记者 胡跃东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企业“走出去”步子更大些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