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里从来不开电视,书房里却常聚满小朋友看书
张佃波:传统国学书更有嚼头
  • 2011年03月10日 作者:
  • 【PDF版】

    每天晚上,张佃波和儿子都会在书房里练习书法。

    记者 徐升 摄

    今年36岁的张佃波老家在潍坊临朐的一个封闭的小山村,小时候的他并没有机会接触太多书,一本小人书,就会在小伙伴中间传阅很久。“那个时候,在村里很难接触到太多书,我上小学四年级就开始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完那本书,当时自己看书的目的也很纯粹:从这个山村走出去。”张佃波说。

    后来上初中,学校里来了一位年轻的大学生老师,而这位老师也影响了张佃波那一批学生。“那位老师姓马,他带了我一年半的时间里,给我们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尤其是在读书方面,他给我们推荐了很多书,并选取很多名篇当堂朗诵。”张佃波在那时候看的不少书都是通过老师介绍,而那时候的他也因为这位老师的一次鼓励发奋学习。

    完成学业后,张佃波来临沂工作,他除了工作,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看书上。说起对哪些书感兴趣,他说自己喜欢看传统国学、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书。

    “工作后接触的东西多了,但我发现,包括平时参与的培训在内,所有的知识都能回归传统。现在的很多书无非是结合现在加入了新的事例,而道理还是传统的道理。因此,我比较喜欢传统的国学,《论语》、《道德经》以及一些古典名著等看的比较多。这些书有‘嚼头’,看完一遍还想看,而每看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张佃波说。

    渐渐地,张佃波逐渐养成了每天看书的习惯,变得手不释卷,而他也有了一点藏书。在张佃波的书房里,两个书橱已经满满当当,从《四书五经》、《四大名著》到当代文学、政治评论……只要自己感兴趣,张佃波都会找来读。

    在张佃波的影响下,11岁的儿子也喜欢看书、写毛笔字,半年前报一个书画班,每天晚上除了做功课,就会在书房陪爸爸看书练字。“我们一家人都不喜欢看电视,别人家里晚上可能都在看电视剧,但我家里的书房里却经常聚集着很多小朋友,他们在一起看书练字。”张佃波说。

    本报记者 周广聪 实习生 孙景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邮政网点可买机票啦
“节油王中王”,等你来挑战
书香家庭系列评选继续接受报名
张佃波:传统国学书更有嚼头
三区每人每月最低950元
张纪银:家和生意顺全靠看书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