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购车,“馅饼”不好啃
各种诱人陷阱要当心
  • 2011年03月15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王鹏 赵兴超

    陷阱1:优惠注水

    经销商赠送的装饰水分很大,还往往以次充好。

    案例:一汽车销售人员透露,一些汽车经销商赠送配置号称进口或优质产品,其实是一些质量极为低劣的廉价产品。

    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有“大礼包”赠送的车型时,应该先搞清楚“礼单”上的东西到底值多少钱之后再做选择。

    陷阱2:炒新概念

    有些厂商为制造卖点蓄意炒作,大打新概念的牌子,动不动就标榜“技术创新”、“与世界同步”。

    案例:销售人员极力鼓吹某车的ABS、家庭影院如何先进,老王便爽快地下了订单。最后一问别人才知道,像这种配置大多数车上都有,根本不是最新配置。

    提醒:别单看广告,多请教专业人士,多去车市看看,做到对汽车市场和汽车产品心里有数。

    陷阱3:降价不补偿

    降价补偿,请你入瓮。等你掏了钱,补不补偿可就不是你说了算了。

    案例:看着经销商打出了“降价补偿”的大旗,举棋不定的吴小姐狠狠心买了车。可不到半个月,这车就优惠了1万多元。吴小姐找到经销商要求补偿,得到冷冷的一句话:“我们说的是如果厂商宣布降价,我们才补偿给你。”

    提醒:经销商不是傻子,他们知道厂商降价的机会不大,别轻信经销商的口头承诺。

    陷阱4:零公里做手脚

    把试驾车的路码表、传感器拔掉,最终当做新车卖。

    案例:陈小姐买回一辆新车,懂行的朋友说这车看起来至少跑了几千公里了,但仪表盘显示的却只有6公里。

    提醒:一看轮胎:零公里新车的轮胎,是完全没有磨损的;二看“三漏”:有没有出现漏油、漏水、漏气等现象。

    陷阱5:加价销售

    紧俏车型加价卖,一直是车市公开的秘密。

    案例:朱先生一直关注刚刚上市的某热门车,经销商以产能不足、订单过多等种种理由提出需要加价2万元才能提车,否则起码等上5个月。

    提醒:搜索加价新车厂家的安排计划,你就会看到,它庞大的产量计划,供应不足是完全不可能的,个别加价完全是炒作。

    陷阱6:买断销售有假

    一小部分商家将自己的库存车也贴上“买断销售”的标签,大搞促销。

    案例:一家经销商正在大肆宣传其买断了某车型,以全国最低价销售。小李觉得是出手的时候了。没想到把车买回家之后,却发现这辆车的生产日期已经一年多了。

    提醒:包括买断销售在内的任何促销方式,消费者都应该多长个心眼,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充分了解。

    陷阱7:旧车翻新

    少数汽车经销商会将被撞的车辆重新修理一番,以新车名义卖给顾客。

    案例:王先生花20多万买了一辆车,使用中发现车右前大灯有水雾,后轮一个轮胎被轧坏。不久后该车又因空调不制冷被送去维修站,结果发现这是一辆撞过的车。

    提醒:鉴别翻新车首先是看外观漆面的整洁度和光洁度,其次是听发动机是否发出噪声。还可以找懂车的朋友帮忙。

    陷阱8:卖“柠檬车”

    “柠檬车”在美国指有缺陷的汽车,一些“精明”的进口车商把这种车引入国内,隐瞒来历进行销售。

    案例:最近,李先生刚买了辆进口新车,外表看上去崭新亮丽,可没想到刚开没多久,就出现了一大堆毛病。经检查后发现,这辆轿车竟是已经在国外上过牌照的二手车。

    提醒:“柠檬车”行车电脑所显示的多为德文、法文或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文。

    陷阱9:网上骗购

    编一个美丽的谎言,用低价引你入局,再一步步敲诈。

    案例:王先生在网上看中了一款低价车,通过邮件向对方咨询后决定购买。在先汇出了1000元后,对方又相继以各种理由要求王先生数次汇钱,总共汇出5万多元后,对方电话停机。王先生至此方知上当。

    提醒:消费者尽量不要在网上买车。

    陷阱10:贷款蒙人

    部分经销商会利用贷款手续和计算方式的复杂性,赚取不义之财。

    案例:贷款买车时,经营者强制消费者到指定银行贷款或到指定保险公司办理保险,并收取高额手续费。办理贷款购车手续时,故意多收取款项。

    提醒:贷款购车时仔细查看汽车买卖合同的相关条款,每一环节都追问到底。

    陷阱11:“一条龙”服务坑钱

    不说明“一条龙”服务具体每个环节的价格,而是给出模糊的总价,便于在其中做文章。

    案例:为了方便,张先生选择了商家的“一条龙”服务方式,与商家约定全部购车费用并签订了合同,商家口头承诺多退少补,但最后张先生发现开销比自己办要高很多。

    提醒:其实上牌费用、保险费等都是可以比较精准地算出来的,保险可能会有误差,但一般差额都不会太大。

放大 缩小 默认
购车,“馅饼”不好啃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