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招聘市场看清重重陷阱
  • 2011年03月15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刘玉彩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求职者通过网络进行求职,虽然网络求职方便快捷,但求职陷阱也不少。人力资源专家总结了几类招聘陷阱,同时为求职者网上求职提出了十大警示。

    招聘陷阱第一大类是虚假职位信息。表现为以招聘之名盗取个人信息,当对方要求你提供奇怪的证明材料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向只有一知半解的“招聘单位”透露有关任何你的隐私信息,一旦发现侵权迹象应当即报案。借招聘之名储备人才,应聘单位的确需要人,但不是现在。对此类招聘,求职者权当是一次锻炼和竞争的机会,切不可对结果抱太大希望。以招聘之名非法敛财,调查显示,职场中最大的骗局当属收取保证金、押金,其比例占到了28.16%。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押金或保证金),所以,那些任职初期需要先交各种押金的公司是不合法的;而规模很小、态度恶劣却敢开口收取服务费的中介机构,不用多想,一定是想骗取求职者金钱的非法组织。遇到交钱时就应当瞪大眼睛、提高警惕,牢牢按住钱包是求职应聘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

    招聘陷阱第二大类:通过招聘对应聘者进行压榨。表现为以招聘之名诱人犯罪,对这种骗术,动脑稍加思考就应有所怀疑。如果招聘者夸夸其谈,反复强调招聘职位轻松便能拿高薪,很有可能是在引诱你加入传销、色情及其他非法机构。招聘时应当心薪酬陷阱,先界定薪酬的上下限,并协商支付方式。尽量减少薪酬中的“软性成分”,或者试行一个月后重新规划。应聘时多个心眼,不清楚的地方要问明白。比如,一年是十二薪还是十三薪?试用期待遇如何?时间多长?加班时间费用如何计算?如此种种,问清楚就不会糊里糊涂地上当,吃了哑巴亏。

    粉饰职位信息骗取劳动力,求职者虚荣心作祟是遭遇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不要被听上去体面的职位所迷惑,仔细询问职位的工作内涵和细节,是求职者在与招聘者面谈过程中必须要做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招聘市场看清重重陷阱
看清网上求职十大警示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