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云云 实习生 朱亚光
核心提示
近期,有市民在超市购物时发现,部分超市悄然提高了“防盗”等级,超市几乎要把每个顾客的包封起来。对此,有市民认为,这给购物带来不便,希望取消。超市方面则解释说,春节后超市内盗窃事件增多,此举纯属无奈。
记者调查
购物先封包市民很反感
“对不起,请把你的包封起来。”16日上午,记者在窑头路一家大型超市走访时发现,除了少数带着小包的顾客,工作人员几乎要把每个顾客的包都放到指定的袋子中,然后牢牢地扣上磁扣。顾客要打开包,只能到结账处交由收银员处理。
据了解,这是超市近期施行的新办法。超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最近超市内失窃事件增多,因此决定加大防范力度,防止商品失窃,同时也能保护顾客财产安全。
但有市民“并不买账”。卖场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不少市民对超市的新做法有些抱怨,尤
其有些商品需要在卖场内付款,这可愁坏了人,“顾客的钱都放在包里,被封起来了,拿不出来。”每当这时,他们都必须带着顾客到入口或出口处把包打开,拿出钱付款后再把包封上,这样顾客才能继续逛。不仅如此,有顾客把手机放到包里,如果突然有来电,根本无法接听,只能干着急。
而在收银台,每位收银员在结账前都要先把顾客包上的磁扣打开,记者仔细观察了一下,如果顺利的话,解扣的时间约为两三秒,如果遇到不好解开的磁扣,则需要近半分钟。一位收银员说,自从实施了新办
法,他们的工作量明显增大,结账速度也因此有所延长,“几乎每个过来的顾客包都是封上的,手弄得生疼。”
记者采访发现,省城另一家超市也对盗窃提高了警惕。16日中午,在历山路上一家大型超市卖场门口,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检查入场顾客的手提袋,一旦发现手提袋内有卖场内销售的同类产品,会立刻把整个袋子用磁扣锁起来。
除此之外,超市还增加了“便衣保安”巡查的频率。记者按照工作人员教授的方法寻找,就发现卖场内销售小物品的柜台旁,站着不少“便衣保安”。
超市无奈
从纸巾到食用油啥都丢
面对超市的做法,不少市民表示可以理解,但也有人不习惯。一位顾客表示,已经习惯了带包进卖场,自从实行新办法后,她很不适应,现在进超市索性不带包了。
对此,超市方面也直喊无奈。记者走访的几家超市均表示,给顾客封包这种做法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毕竟比较麻烦,所以执行一
直不够严格,如果有顾客确实不愿意,他们也不会勉强。
不过近期超市内发生的盗窃案件非常多,几乎每天都能抓到小偷,有时一天甚至能抓到好几个,春节、“三八”节等节日时尤其严重。
超市小偷是些什么人呢?一家超市工作人员说,这些人大到五六十岁的老人,小到几岁的孩子都有,“冬天穿得多,有人甚至把一桶
花生油放到羽绒服里带走,有些孩子不明就里,大人就教他们拿。”另一位在超市工作了四年的女士则表示,有些年轻女顾客喜欢偷拿小物件,“一袋洗衣粉,一条纸巾,年纪轻轻的至于吗?”
除了普通市民,还有人组成团伙,成员间相互打掩护,“这些人很有经验,知道怎么撕去包装能不被发现,真是让人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