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见习记者 陈伟
居民的住院押金条丢了,医院竟然要居委会开证明!
如今,居委会的公章越来越忙,管的范围也是越来越宽。收入证明、家庭关系证明、产权证明、贷款证明……各种各样的证明被要求由居委会来开具,涉及内容更是五花八门,以至于不少“小巷总理”都分不清到底哪些才是自己的“分内事”。
公章越来越忙一天就盖二三十个
“现在最头疼的就是盖章,因为居民来盖章的事情,很大一部分都超出了我们居委会的工作范围,盖还是不盖都是问题。”日前,在槐荫区丁字山社区,居委会主任盛莉一说起居委会的公章就直喊头疼。她告诉记者,现在居民的身份证丢了需要居委会盖章;低保证丢了,也需要居委会盖章证明。“有一次,一位居民的住院押金条丢了,医院竟然也非要居委会开具丢失的证明。”
其实,深受盖章困扰的并不只盛莉自己。纬十路社区居委会主任许爱丽告诉记者,每天来居委会盖章的居民少则三四个,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二三十个。“本来居委会的人手就不足,再加上有些居民盖章的事情需要居委会进行核实,这就导致居委会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
“单位人”变“社会人”居委会工作越来越多
从1984年至今,盛莉已经在居委会工作了整整27年。她向记者介绍说,她刚工作时,居委会的公章使用得还比较少,只有财产公证、房屋证明等才需要盖公章。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的逐渐转型,原来的“单位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再加上退休人员逐步纳入社区管理,导致这些人的众多证明不得不由居委会来负责。
“除了居委会能给他们盖章,这些居民也找不到其他单位来盖章,这就相当于居委会把原来单位的一些职能接了过来,居委会的工作范围也就变得越来越大。”盛莉分析道。
除了上述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单位都要求“下基层”“进社区”,以至于居委会的工作量日益增加,涉及范围也是越来越
广。“现在单从公章的使用上就能看出来,居委会的工作量确实比原来大了不少。而且,哪些是我们的分内事,哪些不是,有时连我们都分不清。”盛莉表示。
“小巷总理”很无奈盼公章使用更规范
尽管居委会的工作比原来多了不少,但不少居委会主任表示虽无奈但也得坚持。“如果居委会都不管这些事了,那居民要想办成一件事
就难多了。”盛莉告诉记者,现在居民如果没有居委会开具的证明,有些事情就不好办,甚至办不了。
针对目前社区公章职责范围不明确、无章可循的情况,在今年济南市两会期间,济南市人大代表、槐荫区营市东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王伟曾专门提出建议,希望社区公章的使用尽量做到有法可依。“应该尽快出台相关实施细则,明确社区公章的使用范围及责任。否则居委会的工作只会越来越多,公章的使用会更加频繁。”王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