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生,让残疾女儿尽享母爱
  • 2011年03月17日 作者:
  • 【PDF版】

    杜希荣手把手地教女儿干点活。

    世界上最无私、最感人的爱是母爱!平邑县平邑街道办事处凤凰村农家残疾妇女刘爱珍对这种爱最有感触。40年来,她的母亲杜希荣一直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帮她成家、照料孩子。而今年63岁的杜希荣对此也无怨无悔,她想———

    40岁女儿只有2岁孩子的智商

    近日,我们见到了刘爱珍的慈母———杜希荣。春节前后,因为整日操劳,今年63岁的杜希荣终于累倒了,正在家里吃药。

    据介绍,杜希荣有四个孩子,二女儿刘爱珍是个残疾人。每天早上,杜希荣起床后,打发女儿起床,给女儿梳洗打扮,然后做饭,将饭菜端给女儿,照顾让她吃饭。40年来,她日复一日这样照顾着,没有怨言,只有慈爱。

    谈起自己的第二个女儿刘爱珍,杜希荣给我们介绍了这个苦命的孩子:她于1971年春天出生时不哭不闹,非常安静,一岁过去了,还是那样安静。看到这种情况,杜希荣再也坐不住了,赶紧和家人到处求医,但就是找不出毛病。到了七岁时,刘爱珍才会走路。

    在平常人看来,刘爱珍眼睛灵动,不惧生人,仿佛没有病一样。其实,她大概只有2岁孩子的智商,生活里没有喜怒哀乐,仿佛和外界没有任何关系,除了将饭菜递在她手上才知道自己吃饭,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她已经成为脑力智障者。从此,杜希荣一家人彻底地失望了。

    女儿25岁时成家了还生了个闺女

    20多年过去了,杜希荣的其他孩子相继成家立业,20多岁的刘爱珍也是一个大姑娘了。未来的她怎么办?杜希荣为孩子的未来而发愁。

    1996年,在村里热心人的撮合下,女儿嫁给了本村的冯业彪。冯业彪比刘爱珍大近6岁,身体弱小,性格懦弱,没有文化,干不了重活。女儿虽然嫁了出去,当母亲的怎么能放心呢?平常的日子还是全靠杜希荣这个母亲来打理。

    也许是天意,不久,女儿居然怀孕了。这是一个惊喜,又伴随着无限的担忧,如果再生个这样的娃,这日子该怎么过啊?何况,女儿怎么会照顾孩子呢?

    但她又明白,自己的女儿的生理健康,如果能有个孩子,这也是女儿一家的福份啊!将来自己老了,女儿将来也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人。

    随着女儿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各项检查竟然都很正常,这让杜希荣下决心让女儿生下这个孩子。

    1998年5月,随着婴儿的一声响亮的啼哭,杜希荣的眼泪夺眶而出:孩子能哭出声,注定不会像女儿那样安静了。是个女娃,而且是一个健康的女婴,杜希荣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这样照顾婴儿的任务又落在杜希荣身上了。无论多苦,家庭多么困难,杜希荣都小心珍爱这个小生命。

    杜希荣看到了希望。

    聪明的外孙女是她前行的动力

    一岁两岁时,孩子牙牙学语,七八岁孩子背起书包上学了。更让人惊喜的是,孩子在学校成绩名列前茅。

    岁月无情,杜希荣由黑发变白发。2004年,丈夫因突发脑溢血去世了。杜希荣依然那样坚强,从不言苦。如今,63岁的杜希荣、40岁的残

    疾女儿和13岁的外孙女依然住在上世纪70年代盖的老屋里。

    杜希荣不但是位坚强的母亲,还是村里的一个热心人。多年来,村里的红白喜事都需要她操持,事事她都做得那样从容。

    未来的生活道路很长,而聪明、健康的外孙女,更是她最大的欣慰和生活的力量。

    文/片 本报记者 韩纪功 通讯员 孙兆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心人士纷纷牵挂“小凤”
今生,让残疾女儿尽享母爱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