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5500家对日企业地震之后均受影响
  • 2011年03月24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3月23日讯(记者 孟艳) 日本大地震“震”动岛城5500多家企业,既带来机遇也带来压力。在以后对日贸易中,农副产品出口将会有所增加,但来料加工企业原材料会短缺。23日,记者从青岛市商务局获悉,青岛共有5500多家公司和日本有贸易关系,虽然这些公司或多或少都受到影响,但长期来看,日本地震将让岛城企业受益。

    青岛市商务局外贸处的工作人员介绍,日本地震给一些企业带来机遇,首先农副产品出口会有所增加,作为日本鱼米之乡的东北部地区因海啸导致海水倒灌,土壤的盐碱化治理预计需要5年时间。而核污染也对日本近海捕捞产生了很大影响,这意味着中国农副产品在未来5-8年内将迎来一轮出口机会。青岛是水产品生产和加工大市,相当一部分的水产品、农产品都出口到了日本。近期日本的农副产品需求会有所增加,预计高端食品的需求会下降,但是简易食品等出口会有明显增加。 

    另外,青岛纺织、服装品出口结构会有所调整。日本是青岛重要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未来日本服装市场可能有两种走势:一方面,日本东北地区遭受灾害,很多居民家园被冲毁,有添置服装、家居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今后日本民众将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灾后重建,对高档服装的需求将会减弱。纺织服装企业应根据需求及时调整产品品种。

    据分析人士介绍,地震也让对日加工贸易型企业进口原料短缺。青岛的日资企业不少是加工贸易型,这部分企业作为日资跨国公司产业分工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其原料或关键零部件采购依赖于日本本土。地震导致了日本生产和出口体系的停顿,这些在华的日资企业究竟是会转而采购台湾等地的上游产品,还是会放缓进口进度仍是未知。短期来看,订单会有小幅波动;长期来看则是利好,可以加速日本先进生产线的转移。

    而且,日本地震将影响日本的海外投资,由于日本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日本在海外的直接和间接投资中,一部分资金可能会抽回日本,对部分日资企业及涉日企业的经营和就业会产生影响。不过长期来看,大地震以后,日本可能会把部分产业和工厂外移,而经过破坏性地震和由此而来的客户、市场份额等损失,相信许多此前不愿意向中国转移生产的日本技术、资本密集型企业会考虑向海外转移一部分生产能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蛤蜊鲅鱼市民都可放心吃
5500家对日企业地震之后均受影响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