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黄河、泰山、东海连成了一体
千里齐长城古韵贯齐鲁
  • 2011年03月30日 作者:
  • 【PDF版】

    下港乡境内齐长城风景区的仿古城门。

    文物古迹系列之十三

    文/片 本报记者 王颜 李虎 通讯员 张新

    齐长城,春秋战国时争霸天下的产物,堪称一部硝烟滚滚的古代战争史。它全长一千多里,规模宏大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沉落,如今仍遗址斑斑。3月23日,记者走近横亘在岱岳区境内,亘赫古今、名闻遐尔的先秦古城遗址———齐国长城,领略它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

    遗址保存完整全长两万多米

    23日上午,记者来到齐长城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全山环抱中的一座高大的仿古城门,城门上“齐长城”三个字赫然醒目。“如果想看齐长城的遗址,需要进入城门沿山路一直往上,翻过山头才能一睹齐长城遗址真面目。”岱岳区下港乡政府工作人员赵平信说。

    赵平信介绍,根据1998年山东齐长城考察队对下港境内的齐长城的调查,下港齐长城遗址的线路是沿着与历城的交界线向东北延伸,到大高尖山而后东折,至与历城、章丘交界的四界首,又沿与章丘的交界线东南行,最后到与章丘、莱芜交界的蒿滩东山结束,城址全长2万多米,历经52座山头,路线曲折迂回,连绵不绝。具体的分布情况是:齐长城从黄前镇境内的天马顶北山脚向东北进入下港乡,左经簸箕掌,右经白家庄,长2450米。从梯子山西山脚向东北,穿越梯子山、南天门,左经上降甘、下降甘,右经石槽、黑峪、吕家庄,至南天门北坡遗址,这段距离约有8865米。但中途的石槽本沟顶至梯子村东山腰及吕家庄西山坡至南天门西山脚,分别有250米、475米城址。

    从南天门北坡向北转而东,穿越大高尖山、四界首山(岱岳区、历城区、章丘市交界处)、长城岭,左经上藕池、高葫芦峪、岳滋,右经高本、双腰子、蒿滩村,至蒿滩东山有花岗岩块石结构城墙遗址,长1万多米。“蒿滩北长城岭上的窄体墙,为今天所见最简单、最原始、最古老、最独特、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长城。”工作人员说,这段长城的城墙结构非常简单,就地取材,用块石干垒,单面墙,充分体现了“因地造形,用险制塞”的筑防原则。

    诸侯争霸产物世界长城之父

    走近齐长城遗址,记者看到用一块块石头垒起来的城墙,眼前不由得浮现出诸侯争霸的画面。据中国长城学会会员李继生介绍,齐长城西起黄河东岸的长清西南孝里镇里村北,向东进入丘陵区,又逐渐蜿蜒攀升至泰山西麓的中低山区,然后沿泰沂山脉分水岭,直达黄海西岸的青岛小珠山之东入海,史称千里齐长城。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争霸天下的产物,那个时期,鲁、晋尚处于强盛时期,齐国并不像日后那么强大,其疆域最大不过“方五百里”,而且疆界难以巩固,犬牙交错,泰山成了天然屏障。 

    泰山两侧是齐鲁接壤地带,是南北争战与会盟的通道,特别是齐国的西南部,是中原各国的交战要道,也是春秋战国对中原诸国进攻齐国的咽喉。所以,齐国在这里首先修筑了西段城障,以防鲁、晋诸国。到了战国时期,楚国先后灭鲁、莒等国,占有山东南部,与齐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在这种政治形势下,齐宣王将长城向东展修,直至海滨。秦统一后,齐长城失去了其军事价值,逐渐废弃。 

    “千里齐长城,在连年的战争中屡兴屡废,世世代代地建,年年月月地修,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防御建筑之一,是目前国内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的古建筑遗址。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称它为世界长城之父,整座齐长城恰似东方巨龙,盘旋于重山叠嶂之中,将黄河、泰山、东海连成一体,是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的结晶,是齐鲁大地的脊梁。”李继生感叹地说。

    建长城陈列馆 设立保护标志

    “齐长城是中国长城乃至世界长城建置年代最早、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宏伟建筑之一,也是中国万里长城的源头。”李继生说,1978年第1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批准了中国首批世界遗产万里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泰山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齐长城既是中国万里长城的建筑源头又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史发展史上的珍贵文化遗产。2001年,齐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齐长城的保护,李继生认为应该按照《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和《国家文物保护法》,贯彻“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的宗旨。

    岱岳区下港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齐长城作为独特的文化景观,政府对此也进行了保护和旅游规划,把境内齐长城作为一个独立的景区予以规划建设,建设了齐长城地质公园陈列馆,利用文字、图片、模型等形式,介绍了齐长城的历史与现状。齐长城遗址沿线部分地段设立明显的保护标志,提高大家对齐长城的保护意识。

    双手抱着石壁爬了上去七旬老人三次考察齐长城

    从古到今,由于历史的原因,从未有一个人对齐长城进行过全线考察。然而在泰山脚下,一位七旬老人先后三次对齐长城进行过考察,他就是中国长城学会、先秦史学会会员李继生。

    “第一次对齐长城进行考察用了一年零两天。”李继生说。1996年10月19日到1997年10月21日,包括他在内的泰安五位老人,自愿组成齐长城考察队,用步行踏察的办法,跨越1000多个山头,首次测量出齐长城的长度,考证了齐长城的起止点、遗址保存现状和被破坏的原因。发现了3条长城复线及众多大型古城堡和烽火台遗址等,搜集了大量有关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解开了部分历史疑案,矫正了古书记载的讹误,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现象提供了很好的第一手资料。

    “因为齐长城遗址所在的位置基本上位于深山密林中,所以考察条件很艰苦。”李继生回忆说,第一次考察是从秋季开始,那时连绵的山岭上一些低矮的灌木丛遍布全山。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肆无忌惮生长的植物将路掩盖,给考察活动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人空手都难以穿越,更别说还要进行实地测量了。“有时候经过悬崖峭壁时,我们只能双手抱着石壁爬上去,衣服磨破了,肚皮都被坚硬的岩石磨得生疼;下山更得小心谨慎,因为稍一不慎就有可能被摔得粉身碎骨。”李继生说。从2000年到2010年期间,李继生与来自北京以及济南的长城专家以及爱好者等,又一次对齐长进行考察。为了给齐长城留下更多的影像资料,2010年3月到6月,李继生陪同电视媒体对齐长城进行了第三次考察。

    “每次考察总是会跟沿途各地的文化干部打交道,而这些干部当中有好多是我的学生,关系很好。有时候他们总是劝我不用亲自去考察,他们考察完了回来向我汇报一下,对于他们的建议我都拒绝了。”李继生笑着说,他想亲眼看看齐长城是否受到破坏,是否能在考察过程中再多解开一些不为人知的谜团。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里齐长城古韵贯齐鲁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