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在预约报名 治疗要等明年
自闭症患儿遭遇就医难
  • 2011年04月01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刘丹

    预约报名的患儿人数达到1000多人,今年报名,明年才能参加康复治疗。随着自闭症患儿人数的日益增多,在青岛一些自闭症康复机构,患儿就医遭遇难题。治疗机构少,专业特教教师人手少是主要原因。

    千余人排队预约报名

    3月31日,在青岛以琳自闭症研究会所,严女士带着3岁半的女儿从老家河北赶来报到。

    严女士介绍,女儿自出生以来表现得异常安静,至今仍不会说话,连爸爸妈妈都不会叫,不会与人对视,经过确诊,有自闭症倾向。经过多方打听,她找到了青岛这家自闭症康复机构。一年前她就在网上报了名,可由于预约的人太多,直到现在才排上号。

    青岛以琳自闭症研究会所校长方静告诉记者,学校目前可接纳300个孩子同时在此康复治疗,目前网上预约报名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000多人,而且数据每天都被刷新。不少孩子来自偏远的新疆、内蒙古等地。方静解释说,康复治疗一般需要3到6个月时间,家长可以自己决定治疗时间的长短。接受治疗的儿童只有15%-20%的人会有明显改善,其他多数孩子效果并不明显,所以不少孩子接受治疗的时间不止6个月。

    据青岛市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匡桂芳介绍,儿童医院1999年开设了系统的自闭症康复医疗中心,康复训练场所规模从最初可同时接纳6名患儿增加到近30人,而门诊量却增加了十倍,场地远远满足不了治疗需求。排队预约的患儿,有的一年后才能接受治疗。

    民营康复机构遭遇师资困惑

    记者调查了解到,在一些民营康复医疗机构,师资匮乏是影响更多患儿按时接受康复治疗的一个主要原因。

    特殊教师工作压力大,每天至少工作7个小时,随时可能被患儿咬到手臂、抓破皮肤、揪掉头发,离职现象频发。据了解,以琳招的老师均是专科以上毕业生,每次报名时人虽不少,但3个月培训完后,能留下的就只有三四个人。以琳自闭症研究会理事长助理黄哲明称,学校以前的特殊教师有150人,现在还剩120多人。

    方静介绍,为了保证治疗效果,一名老师最多带两个孩子,300个孩子需要600人的场地空间才能运作好。但现在最大的瓶颈就是师资太少,导致规模没法再扩大。

    金色儿童智能训练馆刘依萍主任介绍,特殊教师的人员流动太大,不少康复学校不得不用义工来填补,多数义工都是在校的学生,最多工作两个月,有些义工连最基本的与孩子沟通都存在问题,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高额费用成就医绊脚石

    每月治疗费用3000元,加上房租、饮食费用,一个月最低也要4000元。自闭症儿童在接受治疗时,巨额的费用让很多家庭都承受不起。

    金色儿童智能训练馆刘依萍主任介绍,目前社会上的自闭症康复机构一个月的费用在2000元至3600元不等。而且很多机构要求一位家长全天在机构辅助患儿训练。刘依萍解释:“这意味着一位家长需要放弃工作。”高费用再加上无收入,这让很多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都不堪重负。

    “星星的孩子”渴盼更多关注

    据相关部门统计,青岛市目前约有4000多名自闭症儿童,且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记者从青岛市残联了解到,目前本市自闭症定点康复机构只有8个,远远满足不了这个群体的需求。

    刘依萍告诉记者,自闭症儿童6岁前是最好的干预期,虽然不能治愈,但如果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适应并逐步融入社会。

    目前,针对自闭症儿童,政府已出台优惠政策。在定点机构接受康复训练的青岛市12区市户籍1-9岁儿童,市财政会每人每月给予补贴700元。但康复机构不够用,师资力量薄弱,康复治疗费用高,还是需要社会的进一步关注。

    不少康复机构负责人、自闭症儿童患者家长建议,政府应该带头,成立一个集培训、师资、帮助自闭症儿童康复为一体的机构,这样社会上的自闭症康复机构才能更加健全,规模才会越做越大,才能为自闭症患儿提供更好的服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闭症患儿遭遇就医难
14岁男孩一年没说一句话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