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记者 李克新 桑海波
“在德州,可以说每个县都有企业博物馆,每个企业都建有展示厅,这也成为德州特色。”太阳能博物馆、扒鸡文博馆、武城酒文化博物馆、糖文化博物馆、黑陶博物馆、金丝小枣博物馆……近年来,德州企业兴起了一阵兴建博物馆的热潮,太阳能博物馆已达到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的接待量,产生了所谓的企博“德州现象”。德州企业缘何这般热捧博物馆,不惜花大力气兴建的博物馆,又给企业带来了怎样的回报?
“南有世博,北有太博”太博馆树新标杆
世界太阳能博物馆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万人次,是省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上海有举世闻名的世博馆,我们德州也有世界第一的太博馆!”
“在报纸上看到太阳能博物馆的介绍,就赶过来看看,没想到收获这么多,既了解了太阳能的历史,又看到了节能建筑的利用,感觉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在德州太阳谷的太阳能博物馆,记者恰好碰上了一队来自江苏的开发商游客,游客张先生饶有兴致向记者描述。
正如江苏游客所述,走入世界太阳能博物馆的迎宾大厅,游人立刻被贯穿地上、地下三层的“太阳树”所吸引,大型墙面艺术浮雕展示了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与太阳有关的神话传说。
在近2万平方米的展馆里,分能量之源、地球、太阳神殿、古代绿色智慧等几个展厅。走进共同的危机、太阳能科技产业、太阳谷等分展厅,馆内摆放着微缩模型或实物,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历史跃然眼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技术、新应用让人耳目一新,以太阳谷为代表的低碳城市综合体,让人赞叹。
在博物馆中心区,一个略显笨重的黑色装置比较显眼,它是美国卡特总统时期白宫的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卡特是美国较早推动太阳能利用的一位总统,这件展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堪称太阳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讲解员向记者介绍。
“企业建博物馆是一个新课题,并不是轻车熟路,建设之初,我们就把它明确定位为世界太阳能博物馆,提出了五度的概念,即纯度、高度、广度、深度、联想度,博物馆的定位、档次、标准都比较高”,皇明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尹大力回顾建馆历程时说。
尹大力介绍,为了实现这一定位,从2008年开始筹办,皇明集团动员了所有员工、经销商广泛收集展品。为了丰富博物馆的内涵,他们先后翻阅了五六十万字的文献资料,从中提炼了十几万字。
“既要策划、规划,又要亲自动手干,这样博物馆才能做出独特个性”,尹大力自豪地告诉记者,一些德州市民参观后骄傲地说“上海有举世闻名的世博馆,我们德州也有世界第一的太博馆!”
如今,世界太阳能博物馆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万人次,是省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被评为 国
家AAAA级景区。对于博物馆的未来建设,尹大力说,他们还有很多美好设想,除了进一步丰富展品,未来还计划建设微排地球馆,以展示皇明集团大力推广的微排地球战略。
扒鸡、糖、白酒样样有德州企业热捧博物馆
走进这片土地,游人会发现:德州扒鸡、金丝小枣、古贝春白酒、黑陶等等,这些地方物产纷纷走入博物馆,供广大游人参观它们的过往。
古运河码头,小贩叫卖扒鸡的声音犹在耳边;德州火车站,挑选扒鸡的旅客熙熙攘攘……走入德州扒鸡文博馆,游人不仅可以闻到扒鸡的香味,还可以了解德州扒鸡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的沿革。
扒鸡文博馆馆长吴鹏介绍,该馆以“运河文化、美食德州”为主题,按照运河文化、铁路文化和商业文化这三条线索,采用大量的人物雕像、大型彩绘壁画和现代化成像技术等表现手法,再现了古运河的繁荣、德州老城的喧嚣,以及秘不外传的传统扒鸡制作工艺和德州扒鸡源远流长的美食文化,从一个侧面集中展示了古城德州、美食德州、文化德州的人文风貌。
中国酒自诞生以来,跨越上下五千年时空。为了弘扬白酒文化,德州武城的古贝春集团兴建了一座酒文化博物馆,在这里,游人可以纵览古今与酒有关的诗篇、字画,古贝春各时期的白酒也陈列其中,让人一睹其悠久历史。
酒文化博物馆外,正在修建的1100米的诗酒大道,以诗、酒为主题,设计美观、大气、新颖。诗酒大道正对的是另一处新开发景观———酒仙山与藏酒洞,藏酒洞为大型地下藏酒库,可容纳坛装酒1.5万吨,酒库楼内设计有品酒室,游人可在此品酒观景。
以功能糖著称的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也不落后,兴建了一座糖文化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从大禹与糖的历史讲起,从糖的发源地欧洲,再到唐朝兴旺与糖的紧密关系,糖文化的历史渊源尽收其中。博物馆展台中,玉米秸秆、甘蔗、糖豆、棉花糖、冰糖葫芦、冰糖、糖精、糖锅巴、波波糖、牛皮糖、糖稀、口香糖、功能糖……无奇不有,琳琅满目。
太阳能博物馆、扒鸡文博馆、酒文化博物馆、黑陶博物馆……如今,德州的民间博物馆呈日渐兴盛之势,2008年,德州市专门出台意见,提出把民办博物馆和民间文物经营活动的发展作为文化强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民办博物馆和民间文物经营活动的快速健康发展。
企博为何“遍地开花”与德州文化密不可分
企业建博物馆或许不能带来直接收益,但是它能推动主业的发展。这无疑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美誉度以及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花大力气兴建的企业博物馆,不少德州企业从中尝到了甜头。“企业建博物馆或许不能带来直接收益,但是它能推动主业的发展”,皇明集团董事长特别秘书尹大力介绍,如今只要一提世界太阳能博物馆,就能联想到皇明,联想到企业的品牌、技术,这无疑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美誉度以及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建企业博物馆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它的示范作用。”尹大力说,作为太阳能这种新型产业,光讲空话是不行的,没有实际的东西打动不了人。太阳谷作为产、学、研、游等多位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通过实体展示,证明这个模式是可以被复制的。
尹大力告诉记者,前不久,他刚送走一个客户,是内蒙古的一位牧场主,打算在牧场上搞房地产开发,在看了太阳谷之后,竟把先前花200万设计的方案推翻了,重新与皇明洽谈合作,打算新建的园区利用太阳能、沼气发电,采用太阳能光伏照明,把住宅项目搞成低碳建筑。
德州扒鸡文博馆馆长吴鹏也表示,扒鸡文博馆落成两三年时间,在更大范围内把企业文化张扬出来,吸引了许多地方领导、游客来参观,扒鸡的销路也因此更广了。如今,扒鸡文博馆已远超出企业文化的范围,还承载着德州历史文化的传播,成为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承载平台,按理说应该是经济越发达,企业博物馆会越普遍。在经济并不发达的德州,为何会出现企业争建博物馆现象?长期关注并研究企业博物馆“德州现象”的中共德州市委讲师团团长史成志道出了其中的原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史成志认为,企业博物馆“德州现象”的形成,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德州这个区域承载了特有的运河文化、京津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交汇。运河文化让德州产品走出家门,名扬南北;京津文化让德州企业知道如何走高端;齐鲁文化则让德州企业家们更儒雅了。三股文化的交汇,让德州这片热土上名人辈出,从后羿、晏婴、廉颇,到汉代的董仲舒、东方朔,乃至后来的刘备、颜真卿等,均与德州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德州现代企业家以黄鸣为代表,对企业文化载体建设都十分重视。“皇明公司最早在全国太阳能行业推出万里行活动,筹备世界太阳能大会,建设太阳谷,成为德州企业博物馆的样板。”身边的样板,成为德州企业建设博物馆的一种动力。“在德州,可以说每个县都有企业博物馆,每个企业都建有展示厅,这也成为德州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