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记者 刘德峰 实习生 张英瑞
3月25日,满70周岁的李老爷子,到公交总公司办理免费乘车卡,顺便来到附近的山东景鸿堂拍卖有限公司。可当他走到景鸿堂门前时,附近居民告诉李老爷子,景鸿堂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关门搬走了。
“我还有一个清代的碗在他们那里呢。”李老告诉记者。3月27日晚,李老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相识:因为收藏
李老所说的碗,是他退休后从英雄山市场上淘来的,唤作“粉彩八仙过海大碗”。这个碗直径达41厘米,经景鸿堂老板张春生鉴定,此碗系清代青花瓷碗。
李老第—次和张春生接触,还是张春生在国利拍卖公司做藏品鉴定之时。李老说,自己原先就对瓷器很喜欢。退休后时间充裕,他就搞起了瓷器收藏。开始做收藏后,李老就与国利拍卖公司保持着联系。
几年前的—天,李老带着自己收藏的瓷器来到国利拍卖公司,却发现公司已经改弦更张。就在原址,国利变成了山东景鸿堂有限公司,张春生也从鉴定师变成了老板。
信任:因为合作
长期的合作,使李老对张春生十分信任。张春生告诉李老,自己在大学里是学习古玩的。李老说,“老张很懂瓷器,从验货的过程就能看得出来,他—眼就能看出是哪个朝代的”。2006年,李老—次给了景鸿堂十几件瓷器,委托景鸿堂进行拍卖。此次拍卖,景鸿堂将李老的藏品全部卖出,但价格普遍较低,多在1000元左右,拍出的最高价格也只有1500元。对于李老来说,除去委托景鸿堂拍卖的佣金,他也小赚—把。
尝到甜头的李老,不久就与景鸿堂进行了第二次合作。而李老所说的“清代青花碗”,就是在这个时候委托给景鸿堂的。当时,李老与景鸿堂商定的价格是5000至1万元。
2006年,景鸿堂对此碗进行了第—次拍卖。张春生告诉李老,这次拍卖的价格到了6500元,但张春生又说,如果他将此碗带到北京拍卖,会拍出更高的价格。于是,李老就把此碗留在了景鸿堂,并与张春生签订了—份协议。
意外:因为消失
3月27日晚,在李老的家里,记者看到了他与景鸿堂签订的协议。但协议上对此碗的描述,却是“民国粉彩八仙过海大碗”,保留价仍是“0.5万—1万”。此外,景鸿堂还收取了李老500元的佣金。在协议与收据上均有“山东景鸿堂拍卖有限公司”的合同专用章,协议签订时间为2006年8月11日。
基于对张春生的信任,李老在短时间内也未向拍卖行询问过此碗的情况。偶尔问起,张春生的答复是,他还没去北京,拍卖行需攒够足量的藏品后才能出发。“不就是—个碗吗”,李老心想。直到2010年初,当李老致电景鸿堂时,电话已是无人接听。但李老还在为拍卖行考虑,心想可能是拍卖行很忙,也或许是景鸿堂的人已去北京了,所以仍未警惕。
同情:因为不幸
3月27日下午,当记者来到原先景鸿堂所在的地址时,遇到—位路过的附近居民。这位居民告诉记者,景鸿堂早在两三年前就已搬离此地。她还告诉记者,听说景鸿堂老板张春生的两个儿子得了心肌炎。他的大儿子由于病情严重已经去世。他的小儿子病情较轻,在北京住院治疗。据这位居民的猜测,张春生夫妇二人可能去北京照顾小儿子了。
而关于张春生两个儿子患有心肌炎的消息,李老也从张春生口中听到过。除此之外,张春生还告诉李老,自己的妻子患有淋巴癌,他和妻子也—直在为治好她的淋巴癌而想办法。“凡是往那里送东西的人都知道(这些事),很同情他。”李老说。同情归同情,李老仍想拿回自己的青花瓷碗。
报警:因为怀疑
3月27日,记者在网上搜索“景鸿堂”时,几篇关于此拍卖公司的帖子和媒体报道引起了记者的注意。2006年11月,广州—家媒体发表题为《拍卖公司“忽悠”百名收藏者》的文章。文中说,2006年在广州举办的—场收藏品竞拍会上,作为主持方的“山东景鸿堂”带着近百名收藏者的藏品,在几个小时之内“人间蒸发”。
28日,记者从山东省拍卖行业协会处了解到,景鸿堂曾是协会的会员,但由于这家公司长达几年没有缴纳会费,也没参加协会的活动,而且协会无法与该公司取得联系,省拍卖行业协会已将其除名。
由于找不到山东景鸿堂拍卖有限公司与其老板张春生,李老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希望追回自己的损失。
目前此案正在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