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竹片上的千年墨痕
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赏析之(三)
  • 2011年04月11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霍晓蕙

    山东省文物局与齐鲁晚报等单位主办的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评选揭晓后,反响强烈。本期继续介绍几件穿越数千年时光、承载着丰厚历史信息的“宝贝”。

    ◇甲骨文商晚期占卜记事的文字
    山东博物馆馆藏5000余件商代甲骨,收藏总量居于全国同类收藏单位前列,主要来自罗振玉和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的旧藏。这些藏品流传有序,内容丰富,是山东博物馆重要典藏种类之一,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科研价值,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氏众人卜甲、干支卜骨、鬼方卜骨、鎷卜骨、三龟卜骨、虹不隹年卜骨等甲骨为馆藏精品,均系罗振玉旧藏。其中“鬼方”卜辞记载了商代的敌方部族,“鎷”是甲骨文中唯一带有“金”字旁的文字,“虹不隹年”则记载了彩虹天象,均为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

    ◇颂簋周朝册命典礼的真实再现

    颂簋是西周晚期典型青铜器,通高30.1厘米,口径24.2厘米。圆盖圆腹,子母口,盖顶有圈形把手。圈足,下附三兽足。腹部两侧有一对兽形耳。口沿上下各饰一周窃曲纹,盖与腹均饰横条脊纹,圈足饰垂鳞纹。铭文中提到此簋的主人是一个叫“颂”的人,故名为颂簋。铭文中还记述周王册命“颂”为监造新宫的官吏,并赏以官服、旗帜等事。

    该器器型庄重,铸造精良,最为重要的是,器物内底和器盖有152字对铭,是研究西周社会历史重要的文字资料,其金文规整、典雅,是书法艺术的杰作。颂簋是1954年由山东文管会入藏山东博物馆的。此簋经历坎坷,器身民国时期为黄县丁斡圃收藏。新中国成立前夕,由胶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接收器身,后转交山东博物馆。20世纪50年代初,青岛张秀琳将所藏器盖捐献给山东博物馆,始成完璧。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竹片上的千年墨痕

    1974年6月7日,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西汉前期墓葬中,同时发现了著名的《孙子兵法》和已经失传了近2000年的《孙膑兵法》等竹简4000多枚。 

    这批先秦古籍的发现,是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新成果,证明现有《孙子兵法》源出孙武,完成于孙膑,是春秋末期到战国中期长期战争经验的总结,并不是一个人专著,使《孙子兵法》作者孙武是否实有其人等国内外长期存在的疑案得到解决。这批竹简揭示了我国古代兵学的发展状况,代表了古代兵学的最高成就。20世纪70年代被列为“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世纪90年代被列为“新中国50年最有影响的考古成就”之一;21世纪初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成为震惊世界的考古大发现。

    ◇鲁国大玉璧战国琢玉工艺的典范

    璧是古代的玉礼器,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因而用璧来祭天。该器物为山东博物馆礼仪大厅上方“大玉璧”的原型。

    山东博物馆收藏的这件玉璧,出土于曲阜鲁国故城遗址,为战国时期的随葬用礼玉。它器型较大,为国内发现的同类玉器中最大的一件,而且饰纹繁缛精美,璧身上纹饰分为内、中、外三区,内外两区饰双尾龙纹,中区饰谷纹,三区纹饰以弦纹相隔。整体制作规整,玉质优良,莹润而有光泽,饰纹紧凑匀称,线条流畅,做工精致,为研究战国时期琢玉工艺提供了非常典型的实物资料。

    ◇红陶兽形壶憨态可掬的古代盛水器

    红陶兽形壶又称红陶兽形器,是于1959年在大汶口遗址发祥地宁阳堡头出土的。红陶兽形壶为夹砂红陶质,通体施红色陶衣;呈猪形,圆面耸耳,拱鼻,张口,四足,短尾上翘,好像正在张着嘴巴向它的主人乞讨食物,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全器构思巧妙,造型生动,饶有趣味。

    红陶兽形壶创作于大汶口文化时期,可以说是家畜饲养业在原始造型上的生动反映。胖胖的猪身自然生动,造型憨态可掬,那时的先民们已经能够抓住动物的特征、表情和动作特点进行写实和创作。该器不管从正面、侧面看,都给人以逼真的感觉。

    这件兽形壶不仅造型逼真,美观大方,且构思巧妙,极具实用性。其尾可受水,嘴可注水,体可盛水,将壶的所有用途巧妙地融入其中,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先民们生活体验和艺术智慧的结晶,代表了当时陶塑造诣的最高水平,是极其难得的古代陶塑艺术珍品。

放大 缩小 默认
竹片上的千年墨痕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