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夜读偶记】
卢新华在赌场上的感悟
  • 2011年04月16日 作者:
  • 【PDF版】

    文/天D行者

    他曾是“伤痕文学”的始作俑者,大学一年级发表的小说《伤痕》让人深思反省;多年后,他成了美国洛杉矶一家赌场的资深发牌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每天一上牌桌,除了阅牌无数、阅人无数外,便是面对一摞摞、一堆堆五颜六色的筹码”。那些筹码就是钱,它们像流水一样在他手中流过,某一天,他开始略有所悟,那些筹码,那些钱,那些财富,不就像水一样吗?于是,最终便有了这本《财富如水》。

    估计40岁上下的人多少知道“卢新华”这个名字,不错,他就是《伤痕》的作者,1982年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他一度专注于文学创作,曾加入中国作协,先后著有《森林之梦》、《细节》、《紫禁女》等中长篇小说。1989年他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语言文化系毕业,后来就进了赌场,成了一名发牌员。

    虽然发牌仅仅是个体力活儿,但卢新华的脑子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思考。这些年日积月累面对财富的点滴思索,他都记录在这本薄薄的书中。他把财富看做水,分上中下写作了“水性篇”、“水患篇”和“理水篇”。在“水性篇”中,他揭示了财富的一些特性,如它会流动、会蒸发、会冻结、会滚雪球、会以柔克刚、会往低处流、会藏污纳垢等等。在“水患篇”中则讲述了财富给人带来的种种危害。他引经据典,从历史到现实,从文献到自己亲身所见,讲述财富如何像海啸一样毫不留情地吞噬人们拥有的一切。

    他的一位画家朋友曾经在拉斯韦加斯迷上了赌博,这位朋友一开始运气很好,赢了两万美元,于是他自以为鸿运当头,返回赌场继续加码,无奈愿不遂人,一来二去他连本带赚的输了13万多美元。当时,这些美金换成人民币就是100多万,这哥儿们失魂落魄回到洛杉矶,计划躲到加拿大的温哥华,然后再从那里伺机回国。不料拉斯韦加斯赌场的人出现在他家门口,将他带回赌场要钱,还轻描淡写地弄断了他一条腿。这哥儿们只好向一位好友求援,好友提出让他五年内画出200张画来抵债,这哥儿们当即答应,随后回家养伤、画画,等画完所有用于抵债的画,他将所有画笔折断扔进垃圾箱,从此发誓再不画画。当然赌博更是绝不再沾了。

    类似的精彩故事,卢新华在书中描述了不少。在“理水篇”中,他更是理性地分析了治水与理财、散财与聚财、泡沫与深流、看破与放下等关系,讲述了如何对待财富、如何运用财富、如何分配财富。他曾经有个越南女同事,当时是乘着一条小船在汪洋大海上漂流了一整夜,才逃离西贡来到美国的。那个晚上,那条小船遭遇狂风恶浪,眼看就要翻船,船老大让大家把身上所有东西都扔掉,以减轻小船的分量。当时很多人身上都带着金条,一开始哪里舍得扔啊,船老大带头把自己的金条统统扔到海里,也不能说动众人。这时,他们眼见同行的一条船被风浪打翻,顷刻间那条船上的人便被海浪吞噬,这些人当即意识到钱财乃身外之物,马上把随身携带的金银财宝一股脑儿扔到大海中。就这样,这一船人终于死里逃生。

    卢新华感叹说,这就像一个寓言,钱财有时真的会成为生命的负担。他引用爱因斯坦的故事说,当初普林斯顿大学聘请爱因斯坦,提出给他当时最高的年薪1.6万美元,爱因斯坦却问道:“能否少给一点,有3000美元就足够了。”很多人不解,爱因斯坦解释说:“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

    在这个财富横流的时代,读读这本《财富如水》,也许会让人如醍醐灌顶,有所领悟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博书评
卢新华在赌场上的感悟
让孔子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