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直面大海啸
“双悦”号货轮中国船员历险记
  • 2011年04月19日 作者:
  • 【PDF版】

    ▲历经大劫后的“双悦”号停泊在码头上。

    文/片 本报记者董钊▲“双悦”号船长甄世润(前排右二)和船员们。

    这篇“后日本大地震报道”,揭示的不仅是人与灾难搏杀时的惊心动魄,更让我们感慨,在这种惨烈的搏杀过后,人性的变化和对生命全新的感受。

    这是一篇迟来的报道,关于日本大地震的,货轮“双悦”号与惊天大海啸贴身肉搏,逃出生天的经历。

    4月11日,在距离“双悦”号逃离灾难整整一个月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这群劫后余生的中国船员。

    有些东西,是在灾难过后,慢慢沉淀下来的。对于这些经历过大海啸的男人而言,灾难之后,又有哪些被悄悄改变了?

    “人活着,不能太计较,因为活着是最宝贵的。”“双悦”号船长,也是这艘货轮的灵魂人物甄世润说。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这首歌从邓信军嘴里唱出来,再合适不过,因为他是水手。并且,他和船上的同事刚刚经历了一场风雨,这场风雨刻骨铭心。

    3月11日,日本大地震爆发,大海以极其粗暴的方式证明着它的存在,让远在日本海域的“双悦”号犹如离群之雁孤悬大海,甄世润、邓信军等人就在这条船上。

    半个小时的巨浪狂涌,甄世润等人抓住了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安然无恙回到陆地。

    “地震了!”

    岸上的人们开始奔跑,路上的汽车像是安了弹簧一样,四个车轮跳离了地面。仙台码头的大半边瞬间倒塌……

    3月11日,停泊在日本仙台码头的第4天,甄世润不停地询问着有关离港手续的问题,显得有些焦躁。

    他是“双悦”号货轮的船长。3月1日,载重2200吨的“双悦”号从大连装载大件机械设备,7日到日本茨城县日立港东部码头卸货。8日来到仙台港装货,准备开航回国到浙江海门码头。

    但是,他们要接受港口国的安全检查。只有拿回证件,办理合法手续,船只才能离岗。

    之后的几日一直在等待中度过。他们中没有任何人能想象得到,等来的,却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灾难。

    3月11日中午,水手兼大厨钟宝玺在船尾处休息,突然隐隐感到船只抖动。“这是怎么回事?”钟宝玺大声问着同伴。

    “地震了!”同伴的回答遭到了钟宝玺的不屑:“你尽瞎扯!”此时他身边的海面和往常无异,波澜不惊。

    “不信你看哪!”顺着同伴的指引,钟宝玺一眼望到了码头———岸上的人们开始奔跑,路上的汽车像是安了弹簧一样,四个车轮跳离了地面。仙台码头的大半边瞬间倒塌……

    甄世润比钟宝玺更早意识到了地震,但是首先闪过他脑海的念头是犹豫不决。“没有任何证书,没有任何人联系,擅自离港要承受很大的风险。”甄世润事后回忆说。

    “如果这次我判断失误,或者说地震海啸的状况没有那么糟糕,那我应负什么样的责任就不好说了。”

    如果撤离指令迟下五分钟

    离港后的甄世润等人回望,码头上空已是浓烟滚滚,巨大的海浪像一把把利刃直插码头。“如果撤离的指令迟下5分钟,后果没法想象。”众人回忆。

    好莱坞灾难电影巨制《后天》,滔天的海浪撕咬着纽约的每一座建筑,继而瞬间将这座城市吞噬。在邓信军等人看来,一切都像是电影被搬进了现实。

    “通知所有人,撤!”“双悦”号货轮上对讲机里传来甄世润的叫喊。此时,码头上的船只都已提前离港,甄世润猜测他们提前得知了海啸预警的消息。

    难题来了。四条缆绳拴在码头上,平日帮着解开缆绳的码头带缆工已经不知去向。

    邓信军站了出来。他跳上码头,跑步过去解开四条缆绳,但这意味着他将承担很大的风险。“缆绳逐个被解开,轮船有可能发生漂移,解缆绳的人有可能上不了船。”

    幸运的是,船只未见明显移动,解开缆绳后,邓信军跳上货轮。

    此时,船上的甄世润看到了码头已经出现大面积塌方,厚重的集装箱像风中落叶落入海中,随波逐流。

    接着,若干架直升机开始在码头上方低空盘旋,轰鸣声淹没了一切。

    “地震来了,快跑!”众人慌乱逃的时候,甄世润看到码头一辆斗车里坐着一个人,他竭尽全力放大声量,但其他人依然无动于衷。

    甄世润的撤离指令一发出,得到了船员的回应:“前方有渔网,还有浅滩!”这对于吃水五米的“双悦”号而言,绝对称得上是不小的考验。

    “管不了那么多了,把渔网砍断!”甄世润说。很快,“双悦”号货轮踉跄离港。

    离港后的甄世润等人回望,码头上空已是浓烟滚滚,巨大的海浪像一把把利刃直插码头。

    “如果撤离的指令迟下5分钟,后果没法想象。”众人回忆,这个指令也让他们彻底认识了这位平时说话细声细气的船长。

    事后,他们通过媒体了解到,他们身处的仙台市,距震中仅有180公里,仙台成了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据NHK电视台的直播画面显示,仙台市附近海水逆流,大量住宅区被海啸吞没。

    身后,是看不到顶的水墙

    邓信军回身一看,面向船尾的视野里已经不再是蓝天,而是激浪,抬头看不到顶的水浪。

    事实上,逃离海港之后,“双悦”号才真正开始了历险之旅。天空中散开的浓烟像厚厚的灰纱,裹住了整个海面。地震之后的异常天气,让货轮上撒满了雪。

    海面依然看着温和,但是,暗涌的积蓄在半小时后彻底爆发。

    按照计划,他们要到等待泊位的地方抛锚。“可是按照180°的方向行船,船却跑到了130°的方向。这说明什么?”甄世润拿着一张张的航海图,眉头紧锁,“这说明,看似平静的大海,水下已经是暗流翻涌。”

    到达锚地的过程非常艰难。为了避免更大的风险,甄世润下令抛锚。

    邓信军接到指令后,迅速抛锚。然而,在暗涌裹挟下,一吨多重的铁锚急速下滑,刹车片冒出阵阵火星。“如果抛晚了,或者抛断了,在大浪面前,船就彻底失去了方向。”

    平日靠右腿的推力控制抛锚离合器的邓信军,眼看缆绳失去控制,抬起右脚一脚猛踹,离合器的铁片刺进了搅动锚链的滚圈,锚链下降速度得以控制。

    就在完成一系列动作之后,邓信军的对讲机里,又传来了甄世润的喊话:“快回操作台,有海啸!”

    邓信军回身一看,面向船尾的视野里已经不再是蓝天,而是激浪,抬头看不到顶的水浪。

    邓信军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回到驾驶台。此时,钟宝玺、周洪玉、杨飞等船员已经回到了船上操作台。

    “抓紧去关防水密闭门!快穿救生衣!”接到指令,杨飞几人快速跑出,旋即又回来。

    操作台旁,邓信军喊着年龄稍长的船员老慈:“老头儿!快穿救生衣!”他没有任何反应,眼睛直勾勾看着海面。

    杨飞和周洪玉从学校刚刚毕业,这是他们作为实习生的第一次航海。

    “我干了这么多年,什么样的状况都遇到过,但这么大的海啸,根本想都没想过。”甄世润说。

    回国后,他们得知,13时46分,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甄世润和他的“双悦”号所在的仙台地区,是受地震、海啸摧残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20多个回合,甄世润腿软了

    操作台里,几人紧紧抓住身边一切可以抓住的东西,身体猛烈前倾。旋即,船头又被高高抬起,身体被无形的力量死死拽住,几乎撞向身后的墙壁。

    甄世润所说的“大海啸”,从邓信军回到操作台才算真正开始。

    在操作台的正前方,他们的视线以远处一艘货轮为参照,时而能看到船的全身,时而连船上高高矗立的桅杆顶端都看不到。

    巨浪把船尾高高掀起,船头向下倾斜45度。操作台里,几人紧紧抓住身边一切可以抓住的东西,身体猛烈前倾。旋即,船头又被高高抬起,身体被无形的力量死死拽住,几乎撞向身后的墙壁。

    甄世润瞪大了眼,双腿半弯,用近乎扎马步的方式维持着身体的平衡。在第二波巨浪袭来的时候,他嘴里还喊着:“来了!注意!注意!”

    所有人眼看着大浪翻滚着远去,又对着握紧抓手的双手狠狠加了一把力,等待下一波大浪的突袭。

    连续二十几个翻滚的巨浪,船只像是要把甄世润等人投向大海,继而又抛上天空。他们“荡秋千”似的大幅度摇摆,企图控制自身却显得乏力。

    近半小时后,海面逐渐恢复平静。此时的操作台旁,寂静无声。

    甄世润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气喘吁吁。邓信军开始拿出手机,拍摄海面上到处漂浮的集装箱,还有死牛。他们把面包和方便面从水里捞出,以备不时之需。

    “海啸!你以为是什么?”

    “一直跟你说,要做‘铁打的汉子’!怎样才算‘铁打’?就是要在一次次的航行中经历摔打!”

    4月11日,威海新港码头,“双悦”号货轮庞大的身躯守在海边。

    此时,距日本大地震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月。

    一身油污的邓信军脱掉外套,他和船友一起冲进餐厅。

    餐厅里唯一的沙发是船长甄世润坐的位置。他坐定后,饭菜已经被兄弟们端到了面前。

    “尤其经历这次大海啸后,兄弟们对我多了一些照顾和尊敬。”甄世润说。

    船长甄世润今年52岁,是船上年长的人之一。30多年的航海经历,他已两鬓斑白。

    一人一瓶易拉罐啤酒,唯独邓信军喝着自己准备的黄酒。邓信军发了话:“今天又是一个11日。我们经历海啸整整一个月。能活着回来就是赚的,来!”十几只手拿着酒杯有力地撞在一起,“咣咣”作响。

    “海啸!你以为是什么?我们能活着回来,就是兄弟们的缘分。我们这才是真正的出生入死!”邓信军闷头喝了一大口,眼眶里全是泪水。

    甄世润深凹的眼眶里绽出笑意,很快又恢复严肃,扫视了一下周围每一个人,慢慢碰了上去。

    “我们几个人就是命大。”船员们回忆说,如果海啸早来那么几分钟,邓信军可能在解开缆绳后,就上不了船;如果甄世润晚下命令几分钟,巨大的海浪在冲向海岸后,充分发挥“岸壁效应”,产生的反作用力就会让船只受困;如果抛锚之后,巨浪从侧面袭来,船身可能直接被巨浪扣翻……

    灾难之后,甄世润感觉船上的氛围变了:大家干活少了一些意见。他探亲多日,往船上一个电话也没打,船上依旧井井有条。

    “人活着,不能太计较,因为活着是最宝贵的。”甄世润这样说。在此之前,似乎他并不完全这么认为。

    饭后,实习生周洪玉跟随着师傅甄世润来到操作台。甄世润和他谈话时提高了嗓门:“一直跟你说,要做‘铁打的汉子’!怎样才算‘铁打’?就是要在一次次的航行中经历摔打!”

放大 缩小 默认
直面大海啸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