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志钦 1965年1月,我随裴海、陈文山等人去益都运沙子回队部,副指导员杨其华对我说:“刚才923厂政治部魏玉晶主任来电话传达余秋里部长的电话,余部长说春节快到了,很多司机的家不在东营,他们早起晚归忙会战,让二中队干部到职工宿舍检查一下司机的被褥衣服里有无虱子,脏不脏,让队上家属帮忙拆洗,干干净净过春节。”
我们二中队干部按余部长指示,立即逐床进行检查。那时,车少、司机少、任务量大,每天跑车都在10多个小时,很难有休息时间,多数司机的家不在东营,没时间拆洗被褥衣服。所以流传着“有女不嫁石油郎,一年四季守空房,有朝一日回到家,背了一包脏衣裳”的说法。检查中发现有的被褥就像“包丞相的脸———墨黑”,有的枕巾象黑乎乎的擦车布。
调查清楚后,我们到驻守在附近农村的二中队家属住地做思想动员工作。让“油大嫂”们发扬团结友爱精神,帮助队上单身司机拆洗被褥衣服。她们听说是余部长点名的,共产党员张凤兰、曹凤仙、时青竹、王金美、王新英等10多人感到非常激动。她们说:“余部长在北京那么远还挂念着咱队司机会战辛苦,咱们在身边还能不帮忙?我们也得用实际行动支援石油大会战,什么时候需要就捎信来。”两天后,有的“油大嫂”把孩子让房东照看,有的家属因病不能来参加,就主动让参加的人把孩子送到她家看着。
“油大嫂”是集合齐了,可肥皂、布和针线不好买。当时国家经济困难,成年人每人每年只发10尺布票,还经常出现有票买不到货的情况。老司机宋榷说:“我在井队值班,向他们说明原因,向他们要几斤碱面当肥皂用吧。”张凤兰说:“我常帮房东干活,可以向她要些棉线。”
腊月的一天,天气还好,但北风呼呼的刮,寒风刺骨,10多名“油大嫂”扛着木制洗衣盆、洗衣板,背着针线包和碎布头,结伴步行来到二中队简易修车草棚下,不顾天冷地冻,有的拆,有的洗,有的补缝,说说笑笑干劲很高。中午她们到食堂买了馒头和白菜豆腐,吃完接着干,一直到晚上6点钟才回去。次日又继续干了一天。两天时间她们总共拆洗被褥52床,洗衣57件,洗枕巾52条,补衣袜39件……
晚上,司机们收车回来,看到床上被褥洗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放在床上,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余部长已去世10余年了,如今的司机们住着宽敞的楼房,穿着漂亮的服装,冬天暖气好,夏天有空调,票证早已成历史了。每逢春节时,我们这些老石油人仍忘不了老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