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东营4月24日讯(记者 乔显佳 见习记者 闫西龙) 24日上午,齐鲁文化地标游成员一行来到东营,登上了“十大齐鲁文化新地标”之一的东营远望楼(原称“生态之盒”),在黄河入海的地方观看海河交汇,体验生态之美。
23日下午,由省旅游局、齐鲁晚报、齐鲁文化研究中心联袂举行的齐鲁文化地标游一行结束在德州的活动,到达东营。成员们一下汽车就纷纷赞叹东营的马路宽阔,空气清新和视野开阔。齐鲁文化地标游成员一行27人包括参加齐鲁文化地标游的幸运读者以及省旅游局、本报工作人员,其中还有来自云南和江苏的朋友,他们第一次到东营,对接下来将要进行的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直行充满了期待。
雨后东营的空气格外清新。24日上午,齐鲁文化地标游一行到达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一路上,防洪大堤、路边的湿地、发电的风车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车子刚一停稳,按捺不住的地标游成员下车钻进了黄河故道天然柳林的木桥上。走在木桥上,脚底下流淌着
黄河水,还有小鱼苗在水里嬉戏。登上天然柳林的望盒亭,眺望远处的远望楼,感受“九曲十八弯”黄河的最后一弯。“在这里留影留念可以感受特别的意义,有许多内地没有的植物,像柽柳。”省旅游局办公室副主任常玉萍对保护区内的湿地和生态保护赞不绝
口。
来到远望楼,东营市旅游局规划科黄科长介绍,红色代表红毯迎宾,黄
色代表黄河,蓝色代表大海,绿色代表生态保护。“整个建筑成‘H’形,代表黄河的两个首字母。”齐鲁文化地标游一行乘坐电梯到达远望楼的观景厅,“啊,这就在黄河边上了,那边就是黄河入海的地方了……”常玉萍告诉记者,“以前来东营开完会就走了,登上远望楼才感觉真的到过东营。回去以后我会向朋友推荐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推荐我们的新地标—远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