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河说,自己最后收的白菜,一车货600块钱,13500公斤。
□董俊杰说,去年大白菜共囤了40库左右,“囤白”数量算是达到最高峰了,比往年增加了一半还多。
□囤菜的也是看见别人购进什么菜,他也跟着购进。
多种了三两亩
在46岁的南郝村民徐侠龙看来,第一次种白菜就遇到了“熊市”。
昌乐城南街办南郝村本是个“西瓜村”,徐侠龙今年专门辟出了三亩地种白菜。可眼看白菜上市了,地头上一辆过来收购白菜的车都没有。
一脸愁容的还有徐思金。他在自家地里摸着绿油油的白菜,喃喃说着“这么好的白菜,可惜了”。在地里跑来跑去的小外甥女也似懂非懂地跟着说“亏了”。
他连续三年帮家里卖白菜。前年一公斤1.4—1.6元,去年2.4—2.6元,可今年两毛钱一公斤没人过来拉。若过几天再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地里了。
他说,往年这个时候地头上等着七八辆车来拉白菜,今年还没有看着车影儿。他给相熟的收购商打电话,对方说不过去了,市场都满了。
“本来指望今年白菜卖得好,给家里添个太阳能的。”徐思金摇摇头说,因为看效益好,前年种了2亩白菜,去年种到了4亩,今年种到了6亩,谁料卖不出去了。
当“盲种”的遇上“盲囤”的
青州谭坊镇菜商宋天河,做白菜生意已经三年的时间了,在他看来,今年白菜价格如此贱,和白菜种植面积翻番、菜农存菜不无关系。
2009年春天宋天河收购白菜时,一公斤价格1.0—1.2元;2010年同期白菜最热时,一公斤价格在2元钱左右;而今年同期,春白菜最贵不过8毛钱一公斤,而上周,白菜最便宜到了4分钱一公斤。
宋天河告诉记者,今年村里种白菜的太多了,村里人打电话让帮忙解决。上周,村里人为了赶着种下茬作物,部分白菜来不及收,直接烂地里当肥料。
宋天河介绍,东、西田旺两个村总的种植面积都翻了一倍还要多,往年都是种西瓜的,今年大部分都改种白菜了,保守估计在30亩地,一亩地的白菜产五千公斤。前期白菜管理还出现问题,部分白菜开花了;再加上今年市场价格低,库存白菜太多了,新的白菜一出,价格就降下来了。新白菜没上市前,库存的白菜卖2元钱一公斤,新白菜一上市,最贵的价格也不过1块钱。
宋天河说,自己最后收的白菜,一车货600块钱,13500公斤。
“囤白”的都栽了
寿光孙集镇郭家村的董俊杰已连续囤菜多年,但尝试囤白菜,去年是第一次。现在说来,董俊杰都不相信自己当初看似“英明”的“囤白”让他栽了个大跟头。
董俊杰告诉记者,去年在韩国泡菜危机后,白菜行情一路看涨,让不少囤菜商觉得“囤白”肯定有赚头。于是他先后跑了东北、山东肥城、胶州等地,查看白菜行情,在多方对比及成本核算后,董俊杰最后从肥城及胶州两地囤下了一库25万公斤白菜。当时每公斤收购价在0.6元多,加上冰库租金、人工、损耗等各种费用后,每公斤卖到1.2元才能“够本”。
而且据他了解,这在去年的“囤白”大军中并不算突出:寿光马店共有十多库,孙集七八库,另外在洛城等地还有很多。
“这下可好了,整整25万公斤白菜,一棵也没卖出去,全赔了啊!”董俊杰无奈地说,菜价这么低,跟今年囤菜量加大有很大关系。
董俊杰说,去年大白菜共囤了40库左右,“囤白”数量算是达到最高峰了,比往年增加了一半还多。
“今年你预备种什么”
寿光蔬菜指数网显示,4月18日至24日一周蔬菜周价格定基指数90.25,比上周103.63下跌13.37个百分点,跌幅12.90%。不过下跌幅度和实际价格最低的还是白菜和甘蓝。
“大小年”已经成为菜农熟知的一个现象。在前些年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菜农跟风种植,而在现在随着冷库的大量兴建,囤菜销售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主要根据市场上菜价的波动控制蔬菜何时投放市场。
寿光蔬菜指数负责人董俊涛说,他因为长期做调研工作这份工作,接触过大量这样的例子。到了种植季节,菜农的问候语都成为“准备种什么”。听到别人种黄瓜,那自己也就种黄瓜。目前菜农之间的盲从现象非常严重。囤菜的也是看见别人购进什么菜,他也跟着购进。
在物流园收购寿光蔬菜到北京大洋路市场的批发商说,最近一周的蔬菜量明显减少,因为北京周边菜农的蔬菜基本能满足需求,运去后,价格一高就很难销售。也就是说,随着各地蔬菜量不断增加,购销商收购量减少,必然致使菜价下跌,不宜运输贮存的叶菜只能在本地周边县市销售,供大于求形势严峻,价格很难理想。根本原因还是种植规模方面无控状态下盲种、盲囤,就赌这个菜未来能卖个好价。
本版采写 董惠 秦国玲 韩杰杰 周锦江
摄影 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