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海芹
近日,不断有媒体报道“菜贱伤农”的新闻,处在消费终端的市民却又对菜价的下降感觉微乎其微。高涨的市场菜价和成本过高的中间环节让菜农和市民最终为此“埋单”,政府部门此时为解决“菜贱伤农”而出台的各项措施显然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近年来,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几起因菜贱将农民置入无路可走境地的事件,政府部门临时组织各单位和市场消化大量囤积蔬菜也仅仅起到“治标不治本”的作用。
笔者曾做过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流通环节调查,收购商向农民收购蔬菜是尽量地压低菜价,农民不卖,菜就烂在地里;而收购商将蔬菜批发给零售商时,又将运输费用等成本加入到菜价里,继而零售商又将零售价拉高以营利,市民不买就饿肚子。这仅仅是各个繁杂的中间环节的一个剪影,而就在这两个主要的环节中,不知不觉菜价就从农民手里的几毛钱涨到了1块钱甚至更贵。而在这个环节两端,菜农和市民成为了弱者,别无选择地向菜价低头。在笔者看来,这中间环节的层层盘剥成为“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一大顽疾,监管菜篮子的政府部门要想根治“菜贱伤农”,也应从尽量削减中间环节做起。